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PDF下载
流量经济时代下短视频传播如何把握底线

史碧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0102

摘要: 当下短视频平台发展如火如荼,在受众获取信息快节奏、碎片化、视觉化的当下,视频社交通过多样化的内容生产,实现了即时性、场景性、移动性的社交方式,为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带来颠覆性影响,并日渐成为媒体占领舆论阵地、服务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流量经济狂欢的背后,也暴露了如信息失实、泛娱乐化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反思。
关键词: 流量经济;短视频平台;舆论生态;底线
DOI:10.12721/ccn.2021.158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https://ccnpub.com/index.php/yuyind-2-34802

短视频风行,共享信息时代,人人都是内容制造者,一方面让普通老百姓的声音和诉求被看见和重视,在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激发社会正向价值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短视频的泛娱乐化也使得博眼球成为日常,大量歪曲事实断章取义的视频片段,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示范,也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伤害,大众对于事件的吃瓜心态也助长了事态发展的严重性,流量经济时代短视频传播的底线如何把握,值得人们深思。

近日,“长沙大妈用采耳工具抠脚”在短视频平台疯转。当事大妈找媒体澄清,她当时抠脚的工具并非采耳工具,因为失实的网络视频,她遭受了严重的网暴和惨重的打击,儿子表示,觉着自己的妈妈“很丢人”,采耳生意下滑,入不敷出,让需要挑起照顾病重父亲、供儿子上学、还房贷等重担的大妈陷入了困境和痛苦中,在媒体介入下,短视频拍摄者向大妈道歉。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达8.73亿,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吃瓜围观的心态,助长网络谣言的蔓延,如长沙大妈失实的视频传播不在少数,网络的暴力杀人于无形,短视频舆论生态亟需整治与清理。

流量经济时代下 短视频传播特征

1.1轻量化、口语化、碎片化

短视频新闻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取胜,采用口语化播报,语言通俗易懂,在少而又少的碎片化的时间中力求直接看到最客观的新闻要点和评论,在移动化情境下追求优质的用户体验。

1.2内容娱乐化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内容决定了用户是否能获得满足,短视频平台作为市场化的传播媒介,相较于传统新闻来讲,新闻内容在赢利点上倾向于受众喜好,大众热点,所以在泛娱乐化的如今,呈现出强娱乐化和强生活化。

1.3传受一体化

短视频用户除了可以用自己碎片化的闲暇时间去观看短视频,还可以在短视频独立平台上进行自我生产。新闻的内容制作者就是受众本身,而信息的接受者、传播主体也是受众。在传播中具有基于用户及其短视频而建立起的传播关系网络、传受一体化的传播主体与层层把关的传播过程、多样化的传播需求三大特点,让整个短视频构建起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闭环。

1.4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

鉴于人人都可以做社会生活的记录者,所以短视频新闻在时效性上对比传统电视新闻来说就迅速多了。尤其是现在网络短视频新闻传播通常都采用“曝光”手段点燃舆论,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全网,再加上网友的强大力量,传播范围从人际到群体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又因为短视频以秒计时为特点,传播起来方便快捷,一经上传到公共平台,引发大量转发和阅读量。

流量经济时代下 短视频传播面临的问题

2.1 信息歪曲失真

有学者认为,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社会传播中或许永远无法杜绝谣言,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必然性来自于信息不可避免的模糊。

为了博点击博流量,短视频平台传播中,不顾真相、缺少信息源的甄别调查就随意发布信息的传播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专业严格,短视频平台对于“把关”严重缺失:一方面新媒体用户本身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不能进行专业化、同一化的把关,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品质不一。另一方面虽然有的把关人自身专业素质极强,但是新媒体平台整体环境呈现出一种较为自由的把关环境,容易使内容进行多次发布,在内容同质化的前提下就很难保证每次转发内容都一样了。

2.2 受众喜好偏移

在互联网“去权威化”以及碎片化阅读普遍的影响,新闻受众的喜好产生了偏移。即由以前的精英化、深度化、专业化的新闻,转向草根化、互动化、平民化、碎片化的内容。此外,喜欢围观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更容易受到主观性强的新闻的鼓动,更多地从道德和感性层面进行判断,缺乏法治而理性的意识。

流量经济时代下 短视频传播底线思维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社会矛盾林林总总,利益诉求多元复杂,煽风点火的谣言大行其道,只会增加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造谣者对其不断渲染,制造了一种支流变主流的错觉,在潜移默化中加剧了社会矛盾。

受流量经济驱使,底线思维被抛诸脑后,“选题”紧跟社会热点,“题眼”猛戳现实痛处。如疫情肆虐时,他们炮制防疫秘方,吹嘘抗疫神药;到了毕业季,一些找房找到流泪、加班加到崩溃的“打工人”出场了;近来“家长作业”成为社会关切,“失职教师”又成了视频主角。这种特点让谣言更加隐蔽,负能量变得更大。

如今自媒体泛滥成灾,网友们在拍摄视频中主观臆断,妄自揣测,未弄清事情真相前就发布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信息,给当事人带来困扰,一如前文提到的“长沙大妈”事件,因为一时对流量的渴求,让一个脆弱的家庭陷入无妄之灾。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强调坚持改进创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强调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视频短了,媒体的职业操守不能“短”。短视频平台作为新时代下的媒体新阵地,更应该守住“底线”,更要引领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能为了迎合某些低级趣味而屈服于流量,沦为纯粹盈利和博眼球的工具。

流量经济时代下 规范短视频传播底线的路径

有学者提出“三zhi法则”:谣言止于“知”,即满足公众知情权;谣言止于“制”,即完善治理谣言的法律制度;谣言止于“治”,即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这三个维度不乏启示意义。多措并举,不断压缩谣言的滋生空间,才是对全社会负责。

4.1把好导向关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传播新时代中国奋进力量,应该成为短视频传播的重要着力点。启迪心智、温润心灵、引领风尚,是短视频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确立主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讲格调讲品位、讲责任讲格局,才能守住底线、弘扬正气新风、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

4.2把好内容关

不可否认的是,具有娱乐化特征的短视频内容自然较易引发关注,但盲目追求娱乐化或迎合受众并不是长久之道,而是应加强对短视频平台与用户行为的认知,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质量的坚守就是对“生命线”的守护,针对一些新媒体从业人员存在的认识不够、经验不足、缺少判断能力等问题,媒体单位要建立有效的把关监控机制,不给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有问题的短视频留有传播余地。

4.3 把好群众关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抖音上的短视频难免容易有过分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情况,短视频平台应当更加注重用户的力量,细化举报及评论模块,更精细化的去做社区管理,取缔低俗化短视频的传播,同时应当更关注中国文化相关的创意短视频,在娱乐消遣的同时,让大家最终能够达到分享知识、分享文化的程度,这样的短视频才能够长久且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4.4 把好法治关

由于我国对于短视频平台监管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落实执行,与自媒体的流量“收割机”相抗衡,还在探索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有效肃清不良风气,也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引导平台依法合规经营,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环境,从内容创意到质量审核,从平台管理到用户引导,努力实现全流程的优化管理,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才能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健康网络生态新局面。

5.结语

通过对流量经济下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点及面临问题的研究,发现流量经济下的短视频新闻,无论是在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精准性、以及对用户的吸引和黏性方面都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在新闻内容质量把关、泛娱乐化等方面还有诸多缺陷,如何在流量经济时代下,做好娱乐与底线的平衡成为当前需要重视的一大课题,唯有凝聚合力、全方位参与,把好导向关、内容关、群众关、法治关,才能形成富有活力、健康生动的网络业态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常江,徐帅.短视频新闻:从事实导向到体验导向[J].青年记者,2017 ( 21) : 20.

[2]黄信鹏.我国移动短视频平台传播分析一以秒拍为例[J].今传媒,2017 (8) : 97.

[3]常昕,杜琳.微语态下短视频传播模式分析及趋势思考[J].电视研究,2017 (8)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