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林业森培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刘敬法

费县国有林场总场,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培技术落实以培育全过程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根本导向,着重从森林资源总量、结构及其生长发育、工序技术等层面出发,以保护森林资源为根本目标,加深对森林生物体及其群落本质的深度认知,从而平衡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构建生态安全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 林业森培技术;森林资源保护;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44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发展来说,森林资源都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荒山造林通过人工措施恢复森林面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手段。在此背景下,森培技术成为了改善环境、创造自然价值的必要手段。森林培育工作必须遵从森林的生态规律,也要注意在培育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因而,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培技术受到了林业学者与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森林对人类发展有着巨大的社会贡献,首先因为森林用水具有灌溉涵养丰富水源、保持肥沃水土的重要功能。在北方干旱、多雨、风沙多的北方地区,植树造林能明显改善北方城市的气候,提高大气湿度,降低土壤侵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次,植树造林能有效地改善我国北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大气环境质量。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吸收降低企业大气中的SO2、 NO、 HF等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气体,同时还能释放出空气负离子和O2离子,还能吸附降低车间内的噪声等,这对于持续提高厂区的空气品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最终,开展森林保育工作,既能有效地保持天然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又能为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提供天然的栖息地,对维持我国北方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森培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从我国森林资源总体情况来看,拥有较大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资源,但人均占有量小且整体覆盖率低是最主要的特征,从全球森林覆盖率排名和人均排名数据可以了解到,我国当下森林资源还处于相对贫乏的局面。另外,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总体素质不高,树种结构单一,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在此背景下,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培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强化既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新的森培方式与途径,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首先,根据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森林抚育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对林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同时,我国森林资源流失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出现了以森林资源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必须不断地加大造林工作的力度,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资源得到保护,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森培科技对完善我国林业系统,提高产品附加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人工林与天然林分布极不均匀,林木品种单一,种植面积小,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制度建设和林木增值利用的瓶颈。而林业培养工作则可以将现代的栽培技术运用到其中,将种植地区的地理特性与气候特征相结合,有目的地制订出提高森林资源的措施,从而达到最优的森林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提高森林系统和提高森林附加值的目的。

3、林业森培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3.1树种的选择

在树种的选择上,我国的北部地区通常选用杉树作为先锋造林树种,尤其是青海云杉,具有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易存活、耐干旱以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等特点,是实施荒山造林工作所需要的优质树种。沙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既能在盐碱地区生长,又能在山地、平原和沙漠中生存,对气候和环境的需求不大,又能很好地防治土壤侵蚀,是一种理想的防护林。杨树是我国北方地区比较普遍的一种树木,其耐寒、抗旱等特性使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对当地的气候起到积极的作用。锦鸡儿具有耐寒能力,在-40℃的极端条件下也能生存,在土壤贫瘠的地方也能生长,比如建筑垃圾、煤渣等,而且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和森林大火,也能逐渐恢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具有防风沙,防止水土流失,防火护坡等作用。刺槐与刺槐一样,是一种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的先锋树种。榆树具有很好的抗风性和保水性,而且对土壤的需求不大,耐寒耐旱,一般都是以灌木的形式生长,但是在种植榆树的时候,不能浇水太多,不然很容易淹死。柳树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克隆性,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还能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环境污染的状况。

3.2科学移栽

苗木科学移栽要点分析:(1)移栽时间要合理,依据当地的气候、移栽林木的品种、树龄、结合地形地势在初春、深秋进行林木的移栽,在移栽过程中以及移栽后的一周内,要尽量规避飓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避免移栽后出现缓苗慢、长势差异大甚至大规模的死苗现象。(2)栽培穴挖掘和覆土作业,栽培穴的体积一般为“土球”的1.25倍—1.35倍,在覆土过程中,要先覆表层土,后覆深层土,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回填8cm—10cm土壤,进行一次踩实作业,使土球土壤与栽培穴土壤充分的接触。

3.3 加强水肥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可以有效补充林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促进林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基本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增强林木的长势,提升其抵御病原微生物与靶标害虫侵染的能力。

3.4科学防治病虫害

一旦林业病虫害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制约到整个林业的发展。为了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就应该要加强防治,用科学的手段来提高防治的效果。首先,监管力度加大了。在树木生长期间,要有专门的人员对树木进行养护和管理,随时注意树木的生长状况,对病虫害进行定期监控,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其次,要把握好防治措施。在防治时,要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采取物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第三,要用好药物,要做到科学。因此,农药的施用要谨慎,选用低毒农药,严格控制用量,以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损害。同时,对病枝要及时进行清理,如有枯枝出现,应立即进行处理,并进行集中销毁,以防止病害扩散。若出现树木枯死现象,应及时进行防治,以减小其影响面积。要想提高控制的成效,就必须采用先进的仪器,利用各类智能监控装置,及时检测出病虫害,并让有关人员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结束语:总之,林业生态保护、培育与科学应用森林资源的研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可以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同时,通过科学的森培技术和利用方法,可以提高林业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马淑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08):7173.

[2] 朱啓航.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苗木培育技术探析[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6):1.

[3] 宋玉国.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0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