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为女性患者多发慢性原发性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或者一侧搏动样头痛,常会出现畏光、恶心呕吐等问题,依据疾病性质主要分为:反复性、间歇性两种类型,患者发病期间受到病痛折磨可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虽然药物治疗时效果较好,但选取有效护理方式十分重要。自我效能护理为美国心理学以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护理方式,可有效解释人类认知与行为间关系[1]。现选取我院偏头痛患者,探究自我效能护理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6.26±1.7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3.94±0.49)年;观察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36±1.8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3.82±0.52)年,基础信息差异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维持病房清洁,控制饮食,服用抗抑郁药物,并定期开窗通风。
观察组为自我效能护理。语言指导:通过讲座或者护理人员指导的方式为患者讲解偏头痛相关知识,同时也讲解头痛缓解方式和心理应对策略(可按摩太阳穴或者冷敷)。此阶段护理主要目的为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提升自我效能。
经验指导。护理人员依据自身工作经验,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自我训练,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组织患者相互交流,分享自我情绪控制方式或者头痛缓解经验。
情绪调控。头痛为影响患者情绪的重要因素,本次护理主要方式为帮助患者训练适应能力,并学会和病情共处。引导患者亲人、朋友和患者交流,为患者讲解生活中趣事。
1.3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其中主要对比:头痛发作频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使用视觉疼痛评分法,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对比患者焦虑评分。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为100分,对比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差异较大。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表1 症状改善(x̄±s)
2.2 焦虑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更低(P<0.05)。
表2 焦虑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偏头痛为原发性头痛,近年随着人们工作压力逐步提升,患病率逐步呈提升趋势,且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逐步提升。偏头痛发病后不仅使得患者生活规律受到影响,同时也会产生焦虑心理,直接降低生活质量,虽然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无法帮助患者立即控制头痛,因此需选择有效护理方式[2-3]。本次护理主要为自我效能护理,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调节情绪和生活为主要目标。语言指导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纾解抗拒情绪,同时建立自信[4]。经验指导更为重视患者之间交流的作用,让患者之间交流提升自我效能,同时护理人员也依据自身经验为患者进行指导。最后为情绪调控,通过护理方式帮助患者纾解情绪顺利完成治疗。对比患者康复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等指标更优同时患者焦虑评分也有减少P<0.05。此研究结果表示,采用自我效能护理时不仅可帮助患者降低焦虑,同时也可极大提升康复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为偏头痛患者采用自我效能护理时可有效改善症状,降低焦虑评分。
参考文献
[1]李贵芹. 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 2019, 9(27):30-31.
[2]王瑞涛,王喜东,田书亚.自我效能护理在偏头痛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23):2107-2111.
[3]贾英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3):487-489.
[4]冯秋红, 余巧文, 杜余芬. 综合护理对偏头痛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6(8):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