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制的推进下,在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是体现人类情感和生活的一门艺术,同时也是对美的一种诠释和表达。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美与丑有了自己的判断。因此,需要音乐教师进一步去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不断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审美力,促进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道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更新教学理念,尊重高中生的音乐主体地位
音乐教师想要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融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理念。音乐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着清晰准确的认知,再根据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解读高中音乐的教材,以高中生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进而确定自己的具体教学规划。只有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认知,高中生才能抓住音乐课堂的重点,才不会被以往高中音乐课堂中繁多的教学方式模糊学习视线,音乐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的准备阶段,就要结合其他学科融人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措施以及音乐学的最新研究,深入学生的内部,与高中生积极且耐心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每--位高中生对音乐的不同喜好和不同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自己对音乐教材内涵的理解,规划自己的音乐课程。例如,音乐教师在开展《少数民族民歌》的音乐教学时,就可以组织高中生组成音乐学习小组,引导高中生进行音乐课堂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讨论并相互评价,对其中曲目的曲风、文化背景以及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内容进行深人地讨论,将音乐课堂交还给高中生,这样才能保证高中生在音乐课堂上既可以收获知识,又保证每--位高中生都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收获学习的喜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为学生服务。只有重视了高中生在音乐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学生才会乐于学习音乐。
二 创设音乐情景,培养高中生的音乐审美感知
更新音乐教学理念,重视音乐课堂上音乐知识的传授,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使高中音乐课堂重归应试教育下死气沉沉、一潭死水的局面。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生理上也逐渐发育为成人,因此高中生对不同的学科会产生自己的学习偏好,如果课堂氛围太过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死板枯燥,高中生不仅不会激起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还会产生对教师说教式教学的逆反情绪。因此音乐教师只有创设丰富的音乐情景,才能促进高中生对音乐课堂的参与兴趣。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曲目本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意趣,及时学习音乐领域的相关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储备。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倾向和对音乐的喜好以及对音乐知识拓展的需求,因此音乐教师就可以根据高中生的需求来通过各种手段创设音乐情景开展音乐教学。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通过创设音乐情景开展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课堂的审美要索得到丰富,进而产生更佳的审美效应,使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去。音乐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音乐课堂本身就需要将生动性和形象性融人其中,而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直观性正完美切合了音乐课堂的教学需要。因此,在音乐教师在开展《丝竹相和》的音乐教学时,音乐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和融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特征,在课前搜集相关民间丝竹音乐的科普视频或包含丝竹的音乐影视作品,将其运用进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声音和图形来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吸引高中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使高中生在了解民间丝竹以及广东音乐的发展历史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丝竹的魅力所在,还可以拓展选取其他著名民间艺术家的丝竹作品,让高中生在音乐情境中获得知识的拓展。
三 组织学生演绎音乐作品
音乐审美能力,就是学生对音乐作品充分解读后的评价体现。因此,音乐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演绎,使学生能够亲身去感受去欣赏音乐的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同时,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音乐作品尝试创编,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二次创作中融人自己的理解,与原创形成对比,让学生在差异中验证自己的审美判断,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经验和审美情操。从而,学生可以将自身对音乐作品的解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解读水准,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学会分析音乐背景
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不能只停留在音乐的美感方面。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背景的分析,让学生能够站在社会现象的角度上,或者以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视角,去深刻地欣赏和挖掘出音乐的美好。这样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音乐作品中找寻情感,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结语:音乐教师要认识到培养高中生的音乐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音乐教师投人耐心的过程。音乐教师要将教育领域和音乐领域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和教学理论储备,灵活结合各种音乐领域的新型教学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并应用进自己的音乐课堂中,努力实现音乐课堂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根据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需求和高中生对音乐课堂的要求因材施教,制订贴合实际又可以引起高中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音乐教学计划促进高中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进而促进高中生核心索养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牟晓丹.浅谈在高中音乐课堂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尝试[J].考试周刊,2021(42):155-156.
[2] 朱红. 高中音乐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研究[J]. 读与写,2021,18(1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