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戏剧校本课程的建设

​刘静

石家庄市盛和小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 小学英语戏剧校本课程,采用英语戏剧教学法,全面提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并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共同发展。本文以我校英语戏剧校本课程的开展为例,探讨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的建设,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戏剧课程
DOI:10.12721/ccn.2022.1571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培育学生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小学英语戏剧校本课程的开展

(一)英语戏剧课程开展的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总目标。

1. 发展语言能力。

戏剧课程的特点在于学生能够在大量的学习表演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

2. 培育文化知识。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表演中外的优秀剧目,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3. 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能够在剧本的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通过学习和揣摩剧中人物情感态度,并融合自身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初步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4. 提高学习能力。戏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能够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并在表演活动中乐于交流和大胆尝试。戏剧课程的学习呈现方式,是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来完成戏剧任务,因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使得学生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英语戏剧课程开展的方式

我校的英语戏剧校本课程为两周四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剧本原声动画赏析,第二课时是剧本研读,学习台词等语言知识和技能,第三个课时是剧本角色的情感态度的揣摩以及排练,第四课时是完整剧目的展演和综合评价。教学内容包括戏剧的概念,英语歌曲及歌谣的演唱、英语原声电影赏析、中外优秀文化的对比、英语剧本的研读、戏剧表演的技巧、道具制作以及英语剧的排练与展示。主要通过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参与。除此之外,还有学校一年一度开展的英语节系列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展示的内容包括英语歌曲表演、英语童话剧以及课本剧排演等等。英语戏剧校本课程展示的剧本主要来源于课本教材的改编以及经典童话剧。

1. 来源于课本教材改编或创编的课本剧

课本剧的表演学习是对常规英语课堂学习的一种延续,是对基础教材英语语言知识的拓展,也是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初学戏剧课程的学生而言,课本剧无论是从台词还是表演方面,都更易于让学生快速入门。例如:我校英语社团的一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不久,是低龄段的英语戏剧初学者。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储备较少,刚刚学习过基本问候用语和初步学习了有关“家庭”这个主题的基本词汇。教师根据学情,创编了“A Happy Family” 剧本。剧本内容除了包括学生在常规英语课堂学习过的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年龄和家庭成员关系,还加入了外貌的描述以及爱好等。这是在语言知识方面上的拓展延申,同时剧本内容围绕家庭成员承担的家庭责任以及相互之间的支持和鼓励而展开,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肯定家人的优点,肯定家人的付出,发现、感悟亲情,懂得家人之间要相互欣赏,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剧目结尾演唱创编歌曲I love you and you love me!,以这首歌来表达对家人的爱,进一步升华对家人的情感。除此之外,创编剧本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行为和用语要礼貌。比如,在和他人见面的时候要问好,获得赞美的时候要对他人说谢谢。学生在学习这个剧本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不但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还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家庭观,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的融合与统一。

2. 来源于经典童话剧

经过适当改编的中外经典动画电影和童话故事非常适合作为戏剧教学的剧本。这些动画和故事易于理解,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不仅有助于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在体会人物角色性格中,对其言行进行辩证思考,发展思维的深度广度,并且在排演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及时调控学习策略,有效地发展学习能力。另外,动画电影本身的音频和视频可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剧情,模仿纯正的英语语音和语调。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教师选择了《丑小鸭》《小红帽》《白雪公主》等,我校学生非常精彩地演绎了这些经典的童话剧。

3. 戏剧课程的评价

坚持以评促学、 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戏剧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我校采取了在评价单上集赞的方式。评价单分为五项内容。第一项是语言准确性,第二项是语言流利度,第三项是人物语气契合度,第四项是表演动作夸张度,第五项是角色转场衔接度。每一项的满分分别是三个赞。即,自评、互评、教师评各一个赞。教师针对学生在排演过程的表现,及时提供反馈和帮助。

三、小学英语戏剧校本课程开展的效果

在语言知识方面,英语戏剧的旁白、独白、对白都有着不同的语言意义。同时,因为文本所依托的是丰富饱满的角色,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极大兴趣,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储备。在语言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听、说、读、看、演、赏等方式,理解了英语戏剧里的文本与非文本素材,同时又促进了语言表达技能的提高,丰富了英语技能学习的渠道。

在文化知识方面,英语戏剧体现了文化元素的多个方面,有日常生活习惯,日常人际交往礼仪,节假日习俗,中西方家庭规范,历史文化,民族或国家常识,中西方价值观以及禁忌等。学生通过戏剧学习和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培养思维品质方面,英语戏剧课程使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优秀中外文化作品。学生亲身体会了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言行,在排演过程中,仔细揣摩角色心理,从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发展了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和创新思维。比如,学生在学习和排演《丑小鸭》的剧本时,教师会提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ugly duckling? Why?”,还会再追问 “ If you’re the sister or brother of the ugly duckling, what will you do?”。请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个剧本中角色言行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假设自己是剧中的人物角色,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着充分的且有意义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在学习能力方面,首先,学生变得乐学与善学,英语戏剧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保持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在一次次的排演剧本过程中,变得敢于表达,不怕出错,乐于参加课堂活动。其次,学生是课堂评价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评,能了解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策略。再次,学生提高了与他人合作与探究的能力,英语戏剧课程是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积极思考,发现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四、结束语

英语戏剧将台词、故事、 音乐、造型、表演等完美融入到英语学习中,以浓郁文化氛围、感性认知理解、情绪真实变化,提供了近于生活、近于自然、近于真实的语言环境,让英语教学能够植根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塑小学生的合作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并吸收文化滋养,回归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本身的原始性,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交流信心和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的建设和开展对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陈南.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日坛校区 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 2016(2)

[3] 苏小丽. 山东省青岛市重庆路第二小学 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小学英语戏剧课程建设 新课程教学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