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即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相关内容融汇于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使思政教育覆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强调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全过程,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要充分发掘和应用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协同育人功能[-]。
医药卫生行业关系民生大计,其职业特殊性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医疗技术,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高尚的医德,高职医学院校肩负面向基层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使命,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关乎健康中国战略未来[]。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是文字次序的简单调换,而是不断探索与实践后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病种多、皮损相似、症状重叠的临床二级学科,皮肤性病学在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入上亦有不同程度脱节[]。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在皮肤性病学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些共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如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建设不完善、思政主题不够凝练、思政素材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高质量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案例、教师、学生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层层相扣,切实提高课程思政项目建设质量必须围绕三方面层层递进。
一、充分保障思政案例质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确立以培养医学生敬业、正直、责任和创新精神为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身体会,言传身教,灵活应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教学中。譬如讲授绪论时,讲解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介绍古今中外为人类医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医疗工作者,通过介绍前辈感人事迹,激发同学们对医疗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医疗事业的敬仰、热爱,下定为医疗事业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决心。
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实施者,自身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推进效果。长期以来,开展思政教育被认为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广大专任教师未能认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导致“大思政”格局难以有效形成,三全育人难以真正落实。因此,专任教师要提高自身思想站位,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和职责,提高课堂思政技能水平,力争高质量的建设课程思政。
三、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兴趣。当今社会瞬息万变,00后大学生有着更加主观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过多地依靠理论灌输,要结合学生个性需求,丰富教学形式,强化课堂的针对性、现实性,提升课程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皮肤性病学课程思政的改革还处在初期,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个更加适合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完成育才育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4]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5]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0-09-16)[2021-01-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
09/29/content_5548106.htm.
[6] 于晶,郭学庆,季华,等.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基本内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52):108-110.
[7]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8]刘根起,程方,赵文星,等.高职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内涵提升——以"皮肤性病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1(43):176-179.
[9]游弋.思政教育融入军医大学皮肤性病学教学探析[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 14(5): 304-306. DOI: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210512.
[作者简介]李丽(1988—),女,湖北黄石人,讲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鲁昌宇(1973—),男,湖北荆州人;学士,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皮肤性病学临床及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