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电力公司基本情况
长江电力公司创立于2002年9月29日,负责东北能源网络的运营管理,确保国家电力网络的安全。信号传输规划东北地区能源网络的发展,在东北地区创造适当的能源资源配置,促进和建立区域能源市场发展,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三公”电力调度。
截止到2018年末,公司拥有资产 69,573 万元,负债 40,017 万元,净资产 29,556 万元。具体经营指标如下:
表1 公司经营考核指标表
长江电力公司为了实现集约化公司管理,实行了“三集五大”体系,这是需要领导战略从上到下,使资源的优化通过分布来实行。同时,这也是把机构进行精简化贯彻到公司的具体方略中,实现了人力和财力的集约工作。
2 长江电力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内部环境治理问题
由于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正处于研发和启动过程中,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很少,特别是那些有能力理解的人员。并且业务拥有风险管理专业知识。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应用许多技术方法,例如用于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风险的方法和手段,这与生产管理业务不同并且需要应用其他专业知识[1]。目前,公司的风险管理职能由从事专业管理的专业人员完成。他们在生产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知识。
2.2 风险评估意识不足
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长江五力通过建立重大风险数据库,确定了风险。但是根据调查结果,虽然公司的员工需要接受有关艰苦工作风险的培训但是需要通过公司董事会等公布的风险管理更多的改进和工作责任,还为员工组织了风险管理知识培训。通过讲座接受相关风险管理的知识,因为员工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风险管理知识。理解风险管理是不够的,没有综合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是无济于事。
2.3控制活动职责分离不合理
由于公司内部职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公司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都认为某些职能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调查中,调查问卷中提到的几名工作时间短的年轻员工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他们的专业水平。这一观点也表明了职业发展对于工作年龄较小的员工的重要性。如果公司早期没被分配到自己的专业领域,这对公司来说是浪费人才。
2.4 信息与沟通的缺失
首先,没有为风险管理定义的日常工作机制,包括风险监控工作系统,诊断信息收集,业务信息和风险评估[2]。其次,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责任制和管理程序尚未建立,包括建立业务程序,风险管理,岗位相关人员的相关职责。第三,公司不包括计划和部署风险管理系统。根据公司的风险重点和风险承受能力,避免风险,同时定义各种风险目标。
2.5 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够独立
调查发现,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不具备实施监督所需的权力,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内部审计监督员根本没有学习,因此监督权的行使更难说。掌握最基本的会计知识并行使监督功能当然是不可能的[3]。许多内部审计只做表面工作,他们无法展示自己的角色。
3 长江公司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方案
3.1公司内部环境的治理
首先确保企业管理层更清楚地意识到基层员工的风险。因此,企业将风险管理的相关要素纳入企业文化。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提高企业员工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管理层应该被允许与基层员工沟通。管理层应该进行交换培训。这也是在制作问卷时要考虑的问题[4]。
3.2加强风险评估意识
完善前瞻性政策变革,研究政府关于电价的收费标准与政策,积极向管理层谏言,让管理层了解发展与电价之间是互斥的关系。具体来说,应将注意力放在销售与网络之间的电价区别。同时,应解决500 kV输配电资产之间的矛盾。最后,就是受气候约束控制水电站并网电力,使长江电力公司的财政处于平稳状况。而且各个地区电费价格应逐渐趋于一样。
3.3调整对权力责任的分配
长江电力公司在精简组织时主要考虑以下问题:第一,对于公司而言,这些部门的职能功能是否需要改善关系着能否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第二,是否存在需要通过部门合并来提高效率的情况。第三,是不是现代企业制度都可以适用于长江电力公司。这三个问题需要长江公司管理层基于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有必要赋予财务部门更高的权力,将财务部门变更为金融资产部门。
3.4加强公司内部信息和沟通
公司应该进行内部控制和额外的标准交流会议,以便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自己,不仅要小心你的情况但是你应该注意导致这个问题的因素,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缺陷,并采取更好的行动来再次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基层员工从上到下的沟通是提供信息的过程。
3.5将内部审计监察工作落到实处
对于常规采购组织,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都比较容易使用资金。对于集中区域,这些资源应作为渐进点用于检查和监督,并侧重于检查违反程序来提高效率的交易行为。
4 结论
长江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公司缺乏专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组织机构较复杂,人员分配不适当,内部审计监督不够独立。这些问题对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有负面影响,只有在管理层解决这些问题才有机会改进。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内部控制不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缺乏有效和统一的指导方针。
通过在此基础上识别和评估长江电力公司的风险,通过使用COSO框架来规避风险,并提出针对方案。这样可以使长江电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调整和适应原则和概念,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和改良。
参考文献
[1] Bracalente F.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coso)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M]. New York: AICPA, 1992.
[2] DeFond M. Raghunandan do non-audit service fees impair auditor in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going cancer audit opinion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4):1247-1274.
[3] 卓志.风险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长胜.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刘宵仑.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基于对 COSO 内部控制理念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