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化工企业的运营中,要加工制备很多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物质,在运输、加工和储存等各个环节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就会给人身安全和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在化工企业的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把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放在首位,并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进行改进和优化,强化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一、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化工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储存设备,都在逐步朝着全面和大型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严重的危险事故频发,而危化品安全事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危化品可以对周围的环境和人员产生直接的伤害,这种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炸、毒性很大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放射性。
对化工企业来说,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是一件比较繁琐的工作,这项工作对工艺参数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贮存的时候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危化品时,都没有严格遵守有关的规定,一般都是随便存放在一个地方,在运输和装运过程中,忽略了环保方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应积极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增强有关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相关设备尽早得到改进,加大各方面的督查力度,全方位、高效率地提高危化品的存储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1]。
二、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但是,化工企业的危化品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法规的实施不力,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漏洞和疏忽等情况,造成危化品的安全事故发生。
2、储存安全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其独特性,必须通过定期巡视、监测、清理等各种方式来进行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化工企业的经营方式比较简单,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的潮流,造成企业的经营方式落后,并且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都可以被运用到危化品的管理当中,然而,很多化工企业并没有对这种新的管理方式进行构建和投资,这就造成企业的管理方式较为落伍。
3、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在化工企业中,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要树立起安全管理的观念。部分企业的领导干部思想观念淡薄,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意识,若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观念,将会造成管理上的疏漏,从而降低企业对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危害问题。例如,因为工作人员的忽视,危化品的泄漏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检测,造成许多的有毒和危险气体泄漏,很可能会造成中毒和危害环境等意外事故的发生[2]。
三、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的要点
1、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是高度危险的产业,其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健全危化品的安全监管体制,其中要有健全的安全监管体制,确定各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实行危化品的分类管理。根据危化品的特点及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办法,如:对高危危化品实施全员实名制管理,严格限制进入等相应的管理对策。
其次,要有完整的危化品的安全技术资料、使用记录、储存环境等资料,这样才能对危化品的安全状况进行溯源,并对其成因进行研究。
另外,要健全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还要注重对气象、地质等外部环境因素的监控与预警,以保证企业在遇到诸如天灾等无法抗拒的因素时,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在此过程中,要与当地政府、环保等部门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协作,将有关的资料与资源发挥到极致,以保证化工企业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时,可以迅速获得支援与协助。
最后,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危化品造成的安全事工的成因进行深刻地剖析与归纳,并对应对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正与完善。通过对危化品事故的发生及造成的伤害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健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水平[3]。
2、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进行危化品安全管理
在危化品的生产和存储中,最好采用周转有序、定量定类的动态管理方式,让危化品的种类、仓库、数量等都能清楚地显示出来,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大力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品的品质。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危化品的安全性。首先,可以利用动态的监测系统来对危化品进行实时的管理和监测,利用传感装置和无线感应装置等现代的装置来对危化品的存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管理者只要利用总控制系统来提前设定有关的参数就可以,如果危化品的存储系统发生了什么问题,那么预警系统就可以向管理者反馈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对监控数据的信息进行充分、动态地分析。在收集和分析海量危化品状况的基础上,可以对危化品的特殊状况进行监控,并对其在短时间内的生产和存储状况进行有效地预测,这样有助于管理者对危化品的制造和存储流程进行监督,以此提升整体的安全管理成效。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危化品大都属于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物质,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就有可能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并引起二次事故,从而带来非常恶劣的结果。为此,在化工企业中,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建立独特的安全文化,同时,也要进行实践安全训练,比如在新进工厂前,对危化品的贮存进行“三级教育”,使其对危化品的存放有详尽的认识,经过训练后再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并邀请专业的学者、消防人员等向他们介绍危化品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处理和事故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让职工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都融会贯通,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与能力,从而能够按照有关的标准来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工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中,危化品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但会给工人带来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化工企业中,一定要强化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运用现代的科技和科学的管理思想,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此推动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琳.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J].清洗世界,2022,38(5):162-164.
[2]张意,何小荣,董凌平,等.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化工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0(13):105-107.
[3]朱琳.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J].清洗世界,2022,38(05):162-164.
[4]刘煜.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探究[J].化工管理,2020(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