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形势下航空气象服务发展分析

​丛培玉

​民航呼伦贝尔空管站,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0210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气象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开始不断提高,提供精细化气象预报就会显得特别重要。航空气象预报是空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气象服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确保航空运行的正常、安全和有效。
关键词: 民航气象;服务;现状;展望;安全
DOI:10.12721/ccn.2024.1571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航空气象预报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航空的要求不断提升,航空气象预报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气象的不定性因素较多,有时甚至还会导致航班出现比较严重的事故。气象的多变性加上预报技术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预报的精准性,并且保持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提高气象预报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就成为了提升空管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天气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不确定因素对航空的影响较大;用户需求逐渐提升,无形之中增加了航空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需求,加上航空气象服务的形式单一,仅仅能满足一般的保障服务。因此,如何将“安全、效率、智慧、协同”精神落到实处,加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就成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提升航空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思路

(一)规范航空气象预报标准,加强安全建设

航空飞行安全的保障过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气象预报。只有民航气象预报服务的质量保持在一定的质量控制范围内,才可以满足航班运行的实际需求。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们发布的机场预报(TAF)、趋势预报、机场预警等都已经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预报业务体系。同时,我们也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根据预报业务规范标准,及时进行调整,保持预报结论有效统一。例如:发布修订预报的时候,就需要按照严格的规范标准前来执行。如果出现雷雨天气的时候预报的时间偏晚,那么预报和实况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此时就需要通过修订的方式及时地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状况,并且做好后续的调整工作。航空气象预报服务还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根据当前的天气情况及时作出天气趋势判断,分析未来两个小时的天气状况,合理发布趋势着陆预报。

(二)加强与管制、机场公司、航空公司等业务交流,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服务

气象预报需要在精细化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向着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通过交流会或者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管制部门、机场公司、航空公司等气象用户的业务交流,并且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此外,可以结合天气的实际情况进行复盘,分析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升空管的保障建设,还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三)提升航空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

气象服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满足当前新形势的需要。例如:可以从传统模式下的报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着短信、微信、网络、客户端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以文字、语言、图标、语音等方式,合理地统筹规划,并且向着直观和通俗易懂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服务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保持气象信息和管制、机场、航空公司的有机融合。

(四)提升气象预报人员业务素质,保持服务高质量

首先,我们可以结合现实需求,分清工作重点,满足不同阶段的用户业务需要。其次,需要对气象预报员加大培训的力度和深度,增强其综合业务能力。分析重大影响天气的类型,分析对应的技术标准与雷达、卫星的资料分析,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气象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再次,航空气象人员需要保持专业性,预报服务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航空气象服务的专业水平与应急能力。在预报工作中,要及时分析和总结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思想理念。气象人员需要静心来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部分有机结合,扎实基础,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分析服务的满意度,这样才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不断积累经验,获取充分的气象资料

首先,气象人员需要在现有预报手段的基础上,分析航空气象的变化,推动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对气象服务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提升服务的质量。其次,气象人员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专业化的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再次,气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保持用户的认可度,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气象人员不仅需要保证预报的精确性,还需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保持服务的方向。最后,气象人员需要进一步延伸航空服务的范围,挖掘用户的实际需要,结合用户不一样的需求,提供气象信息,发挥预报员的主要价值和作用。

(六)增进服务产品与用户系统的融合程度

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气象系统的各级服务机构应提升产品之间及服务平台间的兼容性,服务需提供统一的产品内容和格式,民航气象系统的各级服务机构将提供统一产品内容和格式,并增进产品之间及提供产品平台之间的兼容性。打破现有提供产品以电码、缩写明语或者图形格式为主的局面,以航空气象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基于天气对航空运行的影响,将气象信息纳入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用户的决策系统,向用户提供针对特定机场、区、航路、区域的个性化气象服务,实现气象信息与航空用户运行决策系统的全面集成。为管制用户开发CDM和 MDRS 等不同形式的决策支持辅助系统,实现运行决策系统与气象资料的高度融合,实现管制-气象信息一体化。为航空公司集中运行控制、签派放行、飞行机组和机场提供机场自动观测、天气雷达探测、闪电定位等资料和高空风温度预报、逐时次或者更小时间尺度的温度(高原机场、高温情况下)预报、RVR 预报、风预报等气象产品。为航空公司集中运行控制提供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标准化数据格式的信息融合和决策支持产品,为飞行前、飞行中提供动态的、全航程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提供极地飞行的空间天气产品,提供全球航空气候资料以及全球重要天气跟踪告警信息。力争为机场建立气象服务席位,提供机场范围内精细化的气象信息。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民航气象服务应以“全面、系统地提高观测和预报能力,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为服务目标,全面提高我国航空气象服务质量。在航空气象服务工作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创新运行方式,提升运行效率,创建新型气象服务模式,建立综合气象服务平台,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气象保障工作需求。未来我国民航气象服务必将呈现丰富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更高的产品,也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融合的航空气象服务体系,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为航班运行的正常、安全和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靳学梅,王振飞.浅析我国通航气象服务现状及需求.江苏航空,2016(1):33-35

[2] 周建华,林彩燕.现代民航气象业务进展.气象科技进展,2012,2(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