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案例研究——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

孙李红 焦艳会 徐新荣 隋如宾 谭慧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150028

摘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教育局面,各大学要坚定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才能够持续为国家输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本文尝试以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就课程思政展开分析,以期为新时期的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DOI:10.12721/ccn.2024.157412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数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索;GJB1421437
文章地址:

从古代开始我国就非常重视德才兼备的教学方式,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2020年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大学各个科目与思政理论课要形成协同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简述

大学数学课程涵盖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是基础必修课,研究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如量变、质变、运动、物质等,都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和总结。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大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含两个部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能够实际应用,授课时间长、影响大且涉及范围广,为学生应对不同领域数据分析提供必要的工具,实施课程思政尤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新时代大学数学课程也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大学数学课程思政需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好思政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大一开始打好数学思政课程基础,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树立良好学风。大学数学课程思政通过价值引领、德育渗透、伦理教育、交叉融合、案例实践等途径,深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拓宽思政教学路径,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融合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政教学为一体,协同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宣传到组织,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但实行过程中反馈效果并不理想,

部分课程思政工作仍存在着一定问题。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提出,大学教育转向思维和素质教育,资金和资源等方面限制,课程思政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学业和成绩通常是学校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凸显疏离;加上大学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不畅通,德育工作教育目标设定脱离现实教育情况,过于理想化,思政教育的实际教育工作受到阻碍。

二、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途径

2.1提升教学能力、明确教育目标。大学数学教学政工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应着重于大学数学教师能力的提升,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水平,从个人道德素养出发,有意识地将思政教学观念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实现课程思政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融合统一。另外,课程思政要树立贴近学生、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况的教育目标,使其与当代价值观、学生心理需求、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尝试制定动态化的教育目标,根据实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育情况予以及时的调整优化,在不同时期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也不同,所以要根据教育教学效果实时优化调整教育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可尝试划分完整目标为不同等级的小目标,或者是以学生本身实际情况为标准划分层次,然后以阶梯式完成思政教学任务。

2.2研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内涵主要以三个层面体现:道德素养、法治思维和责任感。社会发展和进步下,对从业者的道德素养需求提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通常会涉及较多国家法律方面内容,主要是数据采集和统计环节方面突出,科普数据来源合法性、相关制度等,挖掘课程思政中关于遵纪守法、崇高理想和国家安全等思政内容,那么,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提升思维逻辑水平的过程。

2.3重视实践活动,助力教育创新改革。课堂内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理论知识,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内、外互相促进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政水平,比如:《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设计时,可以通过统计学问题导入,设置邻近的节日、纪念日为主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自主调查、统计,通过节日了解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史,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与中华文化、名胜古迹等联系到一起,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如此,便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将课程思政与科目知识融合为一体,教学中再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便能确保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

2.4借力互联网,丰富课程思政资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科目学习较为晦涩难懂,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深入开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尝试借助于互联网充实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通过将音视频与教学素材的结合、建立线上互动讨论区、实时案例分析等等,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感官冲击力,以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模式。互联网的融合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出社会当前的最新动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总结:大学数学课程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利于课程思政开展,融合文化知识、思维模式、创新理念为一体,构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应不断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统一,实现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的统一,利用课堂教学,为祖国民族复兴培养引领时代发展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探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J]. 李倩.中国军转民,2024

[2]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基于“文化、思维、创新”三元融合理念[J]. 赵一博;李烨;潘建勋.大学教育,2023

[3]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 陈月异.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

[4]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张磊;王利岩;杨盛武;吕佳佳;王辉.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作者简介:孙李红,1978年3月,女,汉族,籍贯: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邮编:150028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建模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