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护理措施

莫广宁 万艳艳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市,753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人用药安全护理。方法: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间,选择本院100名在心内科住院的病人,利用调查问卷,来了解病人对用药安全的认知和行为,并对问卷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干预和管理措施。结果:干预后比干预前明显提升。结论:在心内科住院病人中,他们对安全用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应该加大宣传与干预力度,全方位地提升病人的用药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学会正确用药,并遵照医嘱用药,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护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心内科患者经常会使用药物治疗,由于患者身体、医护人员等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使用不当,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病人的恢复。在临床工作中,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比较多,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因此,对合理的药物使用安全管理,是保证药物使用安全的关键。为此,我们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52-73岁,平均(60.67±6.83)岁,文化程度包含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47例,大专及以上32例。全部病人都有清醒的知觉,良好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调查员的帮助下,独立完成调查表。

1.2调查方法

让患者使用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安全认知行为的调查问卷。在问卷中,可以对患者的药物识别、用药时间、方法、配合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等行为进行详细的了解,每一项都设置了多个问题,如果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回答出来,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是一项已经掌握的内容。分别于病人住院时及介入两周后,病人自行填写调查表,调查员统一回答解释。

1.3干预方法

首先,药品的存储要有一定的标准,并根据存储条件进行分类存储。心内科的药品种类比较多,所以在药品的存储上要严格遵守标准,科学存储。将不同种类的药品分别放置在货架上。对于某些特定种类的药品,其存储环境要求更为苛刻,所以对各类药品都要对其存储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为其设定一个合适的存储环境。对需冷藏的药物,应配置冷藏室,并将各种药物分门别类存放。为了避免误取误取,对高风险的药物,应保留原来的包装。若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原来的包装物,则可单独存放。要经常检查药物的外包装上的标签,如果有污损或者模糊的现象,要及时的更换。

第二,完善病人的用药方法和程序,在用药前,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比如,在用药期间,要注意病人有没有呕吐、恶心、黄绿色、复视、视力模糊,同时要注意脉搏的变化,要把病人的药物分格放入药盒中,按照餐前,餐中,餐后三种情况,对一些特殊的药物,要标注清楚,分开保存。对于记忆力较差的老年人,需要在服药前做好三查七对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醒他们药物、用药的方式、时间等。

第三,保证病人能及时、准确地服用药物:护士可以把口服药物放在病人床边的桌子上;各值班护士要及时督促病人吃药,避免忘记吃药或拖延,对年龄大的病人,要帮助病人吃药;在需要进行特别检查的病人中,管床护理人员应该放置一个提示牌,以提醒病人,在交接班的时候,要及时地提醒病人服用:如果是在三餐前,或者是有特别的服药要求的药物,医护人员要嘱咐病人按时服用,并告诉病人提前服药或未确定时服药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医护人员还需要告诉病人正确的服用方式,在服用片剂的时候,一定要仰头,在服用胶囊的时候,一定要低头,要用温开水送服,不能干服,要一次吞下,避免药物对口腔和咽喉造成不适。在舌下含服的药物中,要提醒病人不要咽口水,不要喝水,也不要说话,以免让药物呛入气管。

第四,要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在病人服用药物之后,要对病人进行严格的监控,比如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低血压,在服用利尿药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尿量,在服用降糖药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血糖,要注意三餐的规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见表1。

表1干预前后的对比75.png

3、讨论

近年来,心内科病人越来越多,各科室的工作负荷也相应增加。在临床上,有些病人为了保持病情的稳定性,还需服用药物。但是,口服药物的用药方式和用药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有些药要用水煮着吃,有些药要在饭前吃,有些药要在饭后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病人没有掌握好用药的方法和时机,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用药后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副作用。此外,对于心内科的住院病人,有些药物并不是每天都要吃,只是在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才吃。这需要病人对药物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及时地分辨出用药情况。但是,心内科的病人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药物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科室里的事情太多,很多医护人员都没有时间给病人解释这些药物的性质。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护理,从药物知识、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用药认知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时与目前安全用药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相结合,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对于药品的储存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要指定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对科室口服药物的管理和清点工作,防止出现药品乱摆、无人看管的现象。同时,药品管理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用药管理知识,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指导其他责任护主,从而提升了安全防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的效果分析.崔萃璐;杨平;孙新宇.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

[2]老年肿瘤学青年医师培养模式的思考.印凡.张东.继续医学教育,2022

[3]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评价与改进对策.王良雪.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

[4]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用药管理.蓝亚燕,;莫俊;孟成.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

[5]我院老年住院病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分析.崔健毓;刘俊梅;袁浩宇.海峡药学,2020

[6]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用药管理.蓝亚燕;莫俊;孟成.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

[7]559例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原因的相关因素分析.张永丽.抗感染药学,2019

[8]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管理干预.唐菊芬;余瑜.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