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是一种在临床抢救心跳停止患者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随着急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救护成功率显著提高。但是对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50例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的心理状况、血气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探索了一种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及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选择了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的急诊部门实施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2.6±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数据上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严格遵守医嘱,服用与之相关的药物,并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做好给氧护理工作,让其体温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取了以下几点的急诊综合护理,如下所示:(1)增强心电监护和头部复苏的重视程度,在心肺复苏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湿布对患者头颈、额部做好湿敷,并把室内温度维持在20℃上下,这可以适度的减少头部基础代谢率,尽量为其缓解脑再灌注损伤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环境要素,并且通过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生命特征完成周密的监测,缩减巡视间隔。(2)对气道进行护理,必须按照消毒流程做好气管内插管,用胶布将插管的近侧固定好,并定期更换,同时要保证气管内的水分充足,在吸痰之前和之后,要进行2分钟的纯氧呼吸,在吸痰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有没有发绀的症状。(3)心理护理,患者在苏醒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惊慌和焦虑,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安慰病人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心态变化,与此同时,也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医疗机构的尖端技术,获得患者的认可,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服从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医疗工作,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地回应,要明确思路,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而提升对病人的护理辅导水平。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成功案例,以加强患者的自信。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精神状态,血气指标,预后质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的对比(见表1)
表1两组心理状态的对比(x̄±s)
2.2两组血氧指标的对比(见表2)
表2两组血氧指标的对比(x̄±s)
2.3两组预后质量的对比(见表3)
表3两组预后质量的对比(x̄±s)
3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造成心跳、呼吸骤停,在急诊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属于重症患者。心肺复苏术做为一种修复心肺功能有效的方法,它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及时地符合大脑及其各个器官对氧气的需要。由于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成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对患者在复苏以后的预后质量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在常规的护理中,重点放在了患者在复苏结束后的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观察上,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和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安抚患者心理压力,让患者可以从死亡的威胁中解脱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简易措施来降低脑的代谢率,从而降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因为急诊的接诊量很大,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很难对每一名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护理。这可能是由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各种消极情绪的释放;在做好心电监测的同时,用湿毛巾湿敷额部和颈部,并适当地控制好室内的温度,这有助于减少其脑损害,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有效改善;加强呼吸道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放置气管内管,可有效防止胃液返流,减轻患者意识障碍。
因此,在心肺复苏患者中,实施全面的急诊护理,把这种护理方法应用到病人身上,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并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魏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
[2]急诊护理干预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王娣.中国农村卫生,2021
[3]急诊护理对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孙侠逊.中国医药指南,2020
[4]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罗莎莎;王会芳;尹艳君;漆月.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
[5]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分析.周顺玲.人人健康,2020
[6]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梁会霞.临床研究,2020
[7]全程优化护理对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章艳;蔡俊伟;叶良凤.中国医药科学,2020
[8]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王义宁.中国医药指南,2020
[9]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孙春玲.中外医疗,2020
[10]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郭芳芳.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
[11]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苏洁;许美艳.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