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力系统及电气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且实际,从一个小小的开关、出入的电动车,到工业生产、航空工具的研究等,在农业、工业、国防等领域均有它的参与和应用。电能更是成为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世界能源匮乏情况的出现,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环保能源、可持续利用能源的发展正进入最重要的时代。加上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对于高品质更安全能源的需求,也推动和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升级和应用,通过各种电力工程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供动力。
1.电气自动化特点
1.1理论基础
电气自动化研究时间较长,但一直无法做到核心技术的提升。早在20世纪,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就得到了认可,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宏观角度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多个学科的内容,常见的是语言学和信息学,被誉为电力系统技术的基础。正是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内容丰富,再加上学科学习的难度较高,才使得其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重视自动化技术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2 技术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质量,更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电子设备等实现远程生产和操作的控制。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优化了人与人、人与设备的联系,将更为复杂的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进行全面整合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操作系统的特点有:(1)原设备处理信号转化成智能设备可识别数据;(2)通过电气设备信号和相关设备信号进行相互关联,完成远程控制;(3)通过信号传输实时控制和分析电力系统的生产效率。通过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达成了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内的多领域整合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电能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电能调度,是指通过自动化的电能配备来完成电力工程中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输出,因此,设备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能的调度和供给是最为关键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收集的设备数据通过技术转化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数据。一旦电能调度无法自动化运营,电力系统安全事故发生,电网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就无法发挥其调度能力,继而出现电能重大安全事故,电气系统运行崩溃甚至瓦解,一切设备将无法运行。因此,电能调度的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是整个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的首要关键因素。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最为重要,其控制和监控能力得到准确运用。电力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运行系统,人工操作和检测可能无法保证运行的稳定、安全和运行效果等。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完成了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实时监控,甚至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及时方便地解决了运行中的诸多问题。首先,智能电子设备的运用,解决了人工现场管控的问题,从安全和预警等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越是危险系数越高的程序,越应该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操控。其次,集中化的监控减少了诸多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电力耗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控操作提供了帮助。实际操作中,通过控制和监控作用,接收到具体环节重点部位的电气信号,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等,将电气信号与计算机信号进行对接转换,将实际操作信号传输到电气信号中,调控机组的实际、具体运行情况。
2.3 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传统的变电站通过电缆进行作业,容易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出现供电中断等问题时,整个的电力系统也会受到损坏,更不用谈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变电站中,改善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其分布配置的方式稳定了电能的有效传输,更使自动化技术提高了变电站工作效率。自动化技术中的控制和监测功能,不仅保护了电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更将运行状态和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探查和发现各个设备、各条线路的运行情况,保证故障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通过实际操作和运行发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有以下特点:第一,数据统计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监管运行。第二,电气设备和计算机信号的相互转化,保证了通过计算机进行监控、监测等工作。第三,用光纤代替变电站传统的电缆,从信号接收和采集,到设备都完成集成化、网络化,系统的运行更为稳定,更为安全。第四,控制和监控系统保证了变电站、电厂、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促进了相互联系和运行效率。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改善了原有传统的变电站设备及操作运行,全面控制和全盘监控提升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强化了变电站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4电气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得到飞速提高。智能电网,最重要的就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技术,整体来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体现:第一,控制和减少电网运营成本,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提升我国智能电网运营的经济效益。第二,自动化程度的覆盖保证了对电网调度的全面监控,保证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自动化调度,实现电网电压、符合的科学控制,避免了电网运行异常和问题的发生。同时,电网的合理调度和运行,保证了电厂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对于变电站和各大用电企业、工厂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能源供给,也就保证了企业效益和企业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保障这些相互关联环节、部门的正常运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电网调度的运行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电力保障。
2.5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较于其他行业,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尚待开发和大力推广。对于配电系统,主要是主站与子站的相互关联和监控,通过自动化技术,整合配套成完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降低人工参与度,减少电力危险对人工造成的伤害,同时提高工作中的难度和强度,在保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语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引导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在运营中,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融入和应用,提高自动化技术服务理念,更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招聘,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管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人才储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和电力设备、电气材料等的不断更新和升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加速。在不断探索研究下,将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性能、智能化性能,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电力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慧明, 张翠芳. 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的智能化改造[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23): 231-232.
[2]张运久. 电子器件在电力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J]. 集成电路应用, 2021, 38(12): 216-217.
[3] 林金龙. 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21, 18(23): 80-81.
[4] 孙源.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23):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