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概述
1.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内容
提高当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以兽医疾病源头防治管理和全民健康知识体验为重点。畜禽疾病防治是防控畜禽疾病的重要保障目标。首先需要全面调查畜禽动物的各种常见疾病和疫病,分析畜禽动物中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传播原因以及病害流行部位。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疫病控制和防疫准备工作,保障畜禽防疫准备工作体系的持续有效性,促进各类动物种群的健康成长。而在基层工作范围内,必须对家养动物进行全面详细地体检,并保持日常体检的记录。这是一项长期的健康工作,旨在随时掌握动物的健康状况,以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及其发病规律的变化。此外,需要重视做好各类防疫工作。按照动物自身成长发育规律,针对不同类别注射相应的疫苗,从而有效综合预防多种疾病,减少发病率。
1.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畜牧行业的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已成为该行业建设和经营中的最主要挑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品市场开发过程中也存在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传统畜牧业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中,农户主要采用中小规模的分散式养殖模式,没有规范化的养殖规模,且现有生产建设形式较为保守,将无法满足当今我国迅速发展的产业规模生产需求。除此之外,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往往难以应对市场调整带来的经济风险,这将限制畜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卫生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畜牧业卫生建设工作者也在实践中提出应将畜牧兽医防疫措施规范整合到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工程中,进一步规范农业市场环境,建立科学的畜牧安全生产标准。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我国现阶段畜禽防疫制度,提高畜牧业用品的流通效率和速度,促进全国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和市场规模的合理发展。
2.基层防疫工作应对的措施
2.1.提升畜牧兽医的防疫意识
提高现代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自我防疫与保健工作意识,旨在加强培养防疫人才的责任感,以提升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强化其使命感,为了提高兽医防疫服务工作人员的防疫技术和服务能力,必须让职工在相关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敏锐的警觉性,同时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素质。为了全面推进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系统的建立,需要坚决摒弃落后、传统的观念,这样才能切实、全面地促进动物防疫工作,为促进基层防疫服务工作的开展注入高素质的防疫人才,并加强对兽医畜禽及防疫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招收。这些先进技术人才为基层单位的防疫工作注入了新能量。不仅提高抵御外来物种的防疫工作意识,而且要通过加强实际工作来提升基层群众的防疫水平。对养殖户、牲畜贩卖者、屠宰师、兽医工作管理人员等进行认真的防疫登记档案调查,采用电子造册式防疫登记电子档案系统,实施科学化管理,对于辖区内的各个乡镇畜牧兽医员,全员签署并执行牲畜生物技术防疫安全责任书,以增强从业人员素养,提高牲畜养殖户群众的疾病科学防控意识。
2.2.完善基层防疫机制
健全、执行好各项基层动物卫生防疫的管理防控机制,是确保日常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如果基层单位的防疫和管控机制不完善,或者防控措施未得到有效执行,将会对日常防疫带来影响,大规模突发传染病暴发会在基层造成混乱,并影响区域的卫生秩序。在动物疫情突发时,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可能会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从而延误了对动物疫情问题的防制。因此,应科学地从防制动物疫情和积极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两方面出发,有序地制定管理和推进措施,强力防控各种传染病疫情。最后,需要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开展安全卫生责任绩效的工作和考评。同时,要增强卫生医务工作岗位人员对于自身岗位的安全目标使命感,采取安全末位淘汰制度。这样,职工能够提高其员工自身的卫生安全健康意识,以防卫身体健康的危机,积极主动开展基层卫生防疫宣传工作,提高对疾病的防控组织和服务能力。
2.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防疫研究
为了取得更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各级畜牧兽医动物临床防疫技术工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是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级动物防疫技术工作的资金支持。在争取财政经费支持政策方面,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是:其一,基层畜牧兽医和防疫监督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申请政府专项科技资金,开展基层畜禽防疫课题的研究,以增强国家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和投入;其二,制定更加公正、合理的经费分配机制,对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加大财政支持。应积极向基层畜牧兽医及防疫兽医部门寻求资金扶持以及扩大资金来源,包括相关社会资金机构合作帮助。从基层畜牧防疫管理工作的基本实践需要来看,资金的来源有一定扩大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加强畜牧业对畜禽传染病疫苗的深入应用研究,推动新药物技术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政策研究,提高对传染病危害的正确认识,增加防治资金的投入,提高防疫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2.4.培养畜牧兽医人才
在全面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中,如何培养一批合格的畜牧兽医人才仍是我国做好畜牧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首选工作。只有让畜牧业兽医人才上岗达标,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各种畜牧疫病,并及时应对每种疫病。为了提供有效服务和积累财富,政府部门应当帮助乡镇基层的动物管理站招揽一批具备高水平、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专业兽医人才。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扩大高质量、专业化的高级畜牧兽医人才队伍。为提高兽医及防疫部门工作技能人员的专业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工作,推行其他专业技术知识交流培训,并努力为其创造一个交流学习的条件。此外,还可鼓励高素质青年畜牧兽医人才多向专家学习或参加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技术水平并达到先进国家标准。让相关技术人员将所学专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养殖实战经验相结合,打造国际化的交流和培训教学环境,让具备养殖技能水平的优秀青年畜牧兽医人才与掌握相关专业经验的中青年畜牧兽医人进行短期培训和交流。这样,他们就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防疫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与物资保障。近几年,我国养殖业一直都保持着稳定、迅速的发展,而动物卫生防疫体系是促进养殖业整体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措施,也是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一项重要行政责任。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饲养员、基层兽医等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动物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以保证饲养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艾.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畜禽业,2021,32(11):63-64.
[2]胡珍.关于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0):47.
[3]李发生.基层畜牧兽医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当代畜牧,2021,(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