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中华文化传播推广和文明交流互鉴,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因此,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
无论是动态视觉、交互性设计还是服务设计,我们未来的设计都是要以人为本,关注到人们最本质的需求,解决或缓解人们的不便现状和问题。针对于未成年儿童沉溺于电子设备、电子游戏问题引发思考。游戏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伴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价值思维更新,儿童玩具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以往单一功能、形式简单的玩具无法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占用掉人们的大量时间。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量持续增长,电子产品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过早或度依赖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巨大的危害: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容易导致近视、弱视、散光等问题。电子产品的光和声音刺激都很强,画面节奏变得快,这些强烈的刺激对孩子的神经回路产生影响,不利于大脑和智力的发育,容易导致孩子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降低等严重的问题。影响孩子身心发育,孩子长期看电子产品通常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长此以往,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适。在当下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单纯的孩子们还不具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容易被灌输错误的价值观。过多沉溺于电子设备使用,会导致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减少、兴趣减弱。导致对正常生活中认知能力的下降。
二.选题意义
通过对现代以及古代游戏的调研进行分析,以宋代推枣磨游戏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儿童玩具是满足儿童娱乐、放松需求的物件。从服务设计为出发点,为儿童玩具设计提供革命性思维视角,充分满足儿童全新时期的各类精神需求。就此,本文拟立足于服务设计理念进行儿童玩具设计,通过梳理服务设计理念的缘起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儿童玩具设计要素以及影响因素,为创新设计儿童玩具提供思维指导。
对宋代游戏玩具进行研究设计,可以为人们展示宋人文化娱乐生活的面貌,对其进行提取、融入现代化元素进行再设计,有利于传播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希望通过分析及调研,明确未成年孩子们过早/过度接触电子设备的危害,整理出孩子们对电子产品依赖的原因,通过论证、宣传、设计尽可能使孩子们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及依赖情况。
三.服务设计理念概述
服务设计即为提供“可行、高效、有效且可满足顾客期愿”的设计服务活动。对比其他设计理念,服务设计具有相对较高的适用性,不仅可以对现存设计进行优化升级,亦可创新开发设计方式,以通过系统服务提升受众体验感。重点强调挖掘价值链上不同主体的核心需求,继而以服务思维对相关接触点进行创新设计。同时,由于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持续发展,对应受众个人需求也在向高质量发展。而服务设计的重点强调根植受众需求挖掘更多设计可能性,以使服务高效传达,恰好可以满足受众日渐扩充的情感需求。是通过产品进行体现,而产品只有具备功能性时方可体现这一理念。
四.宋代游戏-“推枣磨”概述及研究现状
在历史长河中,“玩具”最初被称为“玩物”,宋代形成了真正的玩具市场,生产规模空前庞大。还有“玩具店”和“玩具街”[1] 。制作和销售玩具已成为宋代工匠的谋生手段和赚钱方式。当时的玩具工艺高超,品类繁多且趣味十足,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欢乐和灵感。
以“推枣磨”为例,该游戏在古代老少皆宜,将一枚枣子去掉一半,取三根木棍呈三足鼎立之势扎入其下部,将其力在一平面内,在取一根长棍,两端各插上一颗枣子,找木棍中心处将其置于半颗枣所露枣核之上,使其保持平衡,拨动一端,两边插枣的长竹棍就会旋转起来。由于玩起来像在推磨,所以得名“推枣磨”。
孩童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推枣磨”,一边做,一边发现许多与平衡有关的有趣现象。通过这个小小的游戏,在好玩之余,孩子将会对什么是平衡、什么在影响平衡等一系列与平衡有关的简单物理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五.由宋代游戏“推枣磨”所引发的思考
1.古今变化对比-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变化
“推枣磨”一类中国古代玩具,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思想感情。由于当时儿童的泥玩具等玩具制作不太成熟,却都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将独特的元素特性解释得淋漓尽致。但现在的玩具市场几乎被西方国家占据。西方的卡通形象随处可见。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和喜爱属于西方的价值观,甚至可能沾染一些歧视东方、宣扬暴力的的暗示。久而久之可能会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漠不关心,造成传承价值的分离。
2.古今变化对比-培养能力的变化
“推枣磨”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提高体现在各个方面。孩子自己制作,提高了动手能力。还需要摆弄“枣磨”,使其尽可能多的转动。这也需要专心,稍有分心就会失败。古代玩具给了孩子很多机会去当设计师,需要手工制作。让孩子们永远保持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反观现在的玩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在很多玩具厂家都使用大型机器直接生产成品玩具,抹杀了孩子自己创造的能力。[4]
3.古今变化对比-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
“推枣磨”所用材料都是来自于大自然,古代有很多游戏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比如斗草,既了解了植物名称,又了解了植物特性。相比之下,现在电子产品成为不少孩子的最爱。孩子们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也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机会。
现在的玩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多玩具厂商都用大型机器直接生产成品玩具,抹杀了孩子自己创造的能力。
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像推枣磨这样的游戏已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了一个陌生的词汇,但这样中国古代优秀的游戏更是一种传承文化,对孩子有很好的启蒙作用,值得学习和记录。本次调研研究对“推枣磨”游戏形式进行提取再创作,尽可能做到宣扬本土文化。在今后如何在现代借鉴传统玩具游戏的优势,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嘉禾.浅析宋代风俗画《货郎图》的美学特征与人文情怀[J].美术教育研究,2021(15):20-21.
[2]程波涛,孙丽媛.宋代婴戏图的民俗文化释读[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07):88-94.
[3]王贤.寓教于乐:《秋庭婴戏图》中的儿童玩具[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02):60-64.
[4]顾杰,刘芳,胡翠翠.从“推枣磨”看古今玩具的变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