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时,要严格把控施工现场的管理,以达到项目施工要求的标准,这对减少施工的成本、确保施工的质量、维护施工场地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质量问题
1.1技术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工地涉及的关键点多,覆盖面广。所以,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然而,我国目前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现场中,管理人员在技术知识上严重缺乏,不了解对施工材料的性能,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工程设计图纸都不能及时把握。因此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技术管理不到位,实施现场技术控制不严,从而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
1.2安全管理问题
在建设项目中,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前提,但分析表明,某些建设项目存在着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事故的发生。这些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施工用具、物品存放不当,尤其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差,随手、随地丢弃施工工具,未按照用电要求拉设线路,局部私拉电线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触电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其次,作业场所安全措施不到位,预留的楼梯口、洞口、电梯进口等未设置醒目的标志,或采取的防护措施不符合规定,使施工人员面临坠亡风险。最后,实际施工时安全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甚至未及时察觉高空作业时未按照要求系安全带的施工人员等,导致施工作业中意外的发生。
1.3人员管理问题
随着施工难度的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的复杂性、专业性也在不断提高,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协调多个专业的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多个行业的混合,使得施工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对具体的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的复杂性提高了施工过程的难度,也是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考验。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来源复杂,受教育背景不同,文化和专业素养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现场有序的统一管理,对现场施工管理水平造成一定影响,一些工人由于对施工技术不够熟练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容易出现不服从管理及违规操作的情况,上述问题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2、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
2.1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
要提高工程建设的品质,就需要树立一种崭新的、准确的工程品质观念。首先要遵守有关法规,但是其终极目标是让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感到满足。企业要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品质观念,必须通过主体性的培训和系统的保障,把企业的发展、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品质的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的、高效的品质运作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我们把 TQM作为一种经营理念,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并通过所有员工共同的工作来防止问题的产生,最后为开发商和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第二,要始终保持“为客户提供”的观念,在此所提及的使用者,其实就是在建造过程中,针对最后一步作业;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它的工作目标,所以要使各个专业的建筑队伍互相配合,完成整个流程;服务的目标是顾客,所以要改善项目建设的满意度,就需要改善项目建设的品质;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控,以避免问题的发生,并对工程场地进行科学的计划;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严格遵守品质规范,并能以典型事件的典型事例来提醒工人们,使他们提高警觉,增强自己的品质观念。
2.2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只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方能保证工程质量。具备一定的规范与体系,以指导工程建设与管理,并依规定的标准进行工程建设与经营。首先要建立一个公司的保安责任制,把各个单位和个人指定一个特定的安全指标,并严格遵守。其次,建立一套对工程项目经理、施工队等进行定期评估,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持续地学习。第三,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的控制,不能因缩短工程周期而抛弃工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同时,要制定奖惩、公示、表彰等措施,对工作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罚,并予以通报。
2.3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建设工程中,对建材的要求相对高,需要大量的建材,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对物料的采购要有一个清晰的规范,要按施工项目的具体条件来进行物料的采购,要对物料进行合理的计划和选用。一定要有专门的物料采购商来进行严格的审核,严禁采用不合格的物料,尽可能地进行货比三家,挑选出最有价值的原料供应商;若发现有任何品质问题,必须果断退出,不准再用,通常要进行现场取样,检验完毕要密封保存;进货和进货要有详细的纪录,各种物料要有标识,并要定时检验物料的保质期,确保物料的正确利用。
2.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不同工序的建设形式和工序不同,要求不同的企业所需的安全生产方法也不同,因为安全责任会在工程建设的各方面都体现出来;在进行勘察时,应着重考察设计者的资质和工作经历。所以,在进行方案的选取时,应着重考虑过去工作中对设计者的职责;要了解他们在过去的建筑工程中有哪些失误,有多大的责任,最关键的是他们对建筑的安全问题有没有了解。大家都知道,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单位是最大的责任,所以在调查有关的建筑单位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应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施工企业相对于工程能力而言,对工程建设的安全因素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有效地进行。在降低因疏于生产而造成的事故的同时,也可降低因事故所造成的人员、物的消耗。
2.5营造良好的工地建设条件
施工现场的环境好坏是造成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在施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工人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在高温、严寒等易发生的危险天气中,在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此外,建筑的颜色要选择适当的颜色,以减少工人在工作期间的身体和视觉的疲劳。同时,要减少粉尘和噪声对工人的负面作用,以保证工人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进行作业。
2.6在建设工程工地上强化监督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事前、事中、后三方面的质量管理,由于工程项目的工期相对较长,不同的施工过程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工地的环境也会随着工程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这些环节的监督,防止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工地监控不到位而导致的安全事件,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结论: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员调配、安全监督于一身的管理工作,既要得到业内高层次的管理人员的协助,又要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应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建设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I]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2] 王璠.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科研,2015(32):209.
[3] 孙鸿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门窗.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