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医疗科技的进步,介入疗法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急性心脏压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的临床表现与积液量、速度、心包顺应性等因素有关。在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若出现有急性心脏压塞的征象,应及早发现,配合综合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发生在心脏介入手术病人中的急性心脏压塞进行了有效的抢救与护理,使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手术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64例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性18名,女性14名,年龄51-72岁;对照组16名男性和16名女性,年龄54-76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抢救性处理:如果出现了急性心脏压塞,那么要快速地实施心包穿刺、置管引流,以减轻心包压力。在这过程中,需要将导管留置到患者的症状消失,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下来,再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认心包积液已消失后,才可将导管拔出。②在大量失血时,采用静脉穿刺引流、静脉回输等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③如果在以上的治疗下,患者的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这时候需要及时给病人输血、输液,以增加病人的血量。如果需要,也应该补充降压药,以维持血压;④如果术中使用过多的肝素量和难于止血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鱼精蛋白进行拮抗;⑤对于心耳、冠状动脉破裂的部位,通常很难自己封闭,因此,在实施手术的时候,必须尽早做好胸腔修补的准备。
1.2.2对照组的一般护理:包括严密的监护, ECG监测,并给予膳食指导。
1.2.3观察组:①对病人进行24小时的心电图监控,在病人出院后的6小时内,每30分钟一次,给病人输血、输氧,使病人镇静,如果病人的心音很低,要及时报告医生。如果突然出现胸口疼痛,心神不宁,血压波动较大,脉压降低,就应该引起注意;进行药物护理,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应该进行系统的肝素化,如果出现了急性心脏压塞,那么就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抗凝药,根据急性心脏压塞的结果和肝素使用量来计算出鱼精蛋白的剂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出血,减缓疾病的发展。对于已经服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应适当地进行血小板的输注,以保证病人的相关生命体征的稳定,以便进行积极的抢救;③心理护理:心包膜压迫病人由于病情急、症状突发性强,易引起紧张、恐慌等。所以,在进行抢救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保持着冷静的心态,用友善、体贴的语言和肢体的沟通来让病人和家属平静下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手术治疗的顺利程度。如果出现了急性心脏压塞,要及时告知病人,让病人明白该病虽然来势凶猛,但只要发现及时,做好心包穿刺和引流,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要对其在治疗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方案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稳定,并增强他们的信心,最终能够战胜疾病。
1.3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急性心脏压塞发现情况抢救成功率。
2结果
两组急性心脏压塞发现率及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急性心脏压塞发现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急性心脏压塞发现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比[n(%)]
3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心脏压塞一般都是因为心包里的液体过多,或者是因为心包里的液体过多,造成了心包里的压力过高,造成了心脏的舒张和充盈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左、右心室的输出减少。急性心肌压塞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其发生的风险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在急救处置中,护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进行了讨论,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病人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时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希望能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造成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有:手术过程中不够柔顺;病人的脉管病比较严重;导丝损坏;球囊与血管内径不匹配、球囊填充时的压力过大都与球囊的内径有关。对于相关病灶,如血管曲折、完全封闭、钙化等,其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机率较高。所以,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重复使用穿刺系统。在放置导管的时候,尤其是在冠脉窦导管的时候,要做到动作轻柔、标准,如果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就不要硬闯,如果连续几次都不能进人,就应该换一个人来做,或者干脆就不做了。因此,了解各种器械的特性、操作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在研究中发现,在实施心脏介入手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时,给予抢救处理和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其急性心脏压塞发现率和抢救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是因为观察组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上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综合性护理,护士们对急性心包膜压迫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减少了误诊、漏诊。除此之外,在对心电监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梳理和研究之后,护士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急性心脏压塞症状进行排查,从而更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发现。通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可以起到很好的安抚效果,让他们冷静下来,减轻了他们的焦虑、抑郁,从而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急救与护理专家共识[J].侯桂华;李明子;史震涛;王英.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2(09)
[2]1例房颤消融术后患者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急救护理[J].喻丹;周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04)
[3]消融指数指导下射频消融术并发心包填塞的围手术期护理[J].王思婷;刘礼礼;马秋平;韦丽华.中医临床研究,2022(30)
[4]老年人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J].阮燕菲;赵倩倩;李林凌;张梦夏;刘念;董建增;马长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02)
[5]不典型心脏压塞的识别与1例救护措施[J].冯素敏;罗玉贤;郝华章;冯燕光;魏慧;郑丽娟.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