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心脏介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心脏介入治疗术指的是运用导管新技术,将诊治和诊断所需要的器具传送至血管或心脏中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这是因为其具备创伤小,能够适用多种病症,产生很严重的病发症,当发生严重病发症时,若不能对它进行有效、合理的现场急救,将会对治疗术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术580例患者。其中男性372例,女性208例,年龄为11-87岁,平均年龄(53.3-3.02)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12例,置入起搏器106例,行电生理学和 RFA手术62例。
1.2方法,对26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在各种心脏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展开讨论。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0ss13.0程序包予以处理,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明,选用x²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580例病人中,有26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占4.48%,无一例死亡。见表1。
表1严重并发症在不同心脏治疗术中发生情况
注:P>0.05,
2.2各类严重并发症相应的急救护理
2.2.1急性心脏压塞。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造成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包括:①在手术中发生冠脉穿孔;②在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因高能量引起的心肌损害而造成的穿孔;③对主动脉根进行房室间隔穿刺或造成房室间隔穿孔;④插管引起冠状动脉窦腔破裂和心脏破裂。当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时,病人会表现出突如其来的呼吸不畅,紧促,焦躁不安,胸口痛,大汗淋漓,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特征和状态做好周密的观查,一旦出现疑是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马上将状况告知主治医生,在确定之后,要马上展开抢救。在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心包穿刺引流,让患者保持侧卧位,在超声波的引导下,对患者开展心包穿刺抽液,如果情况不乐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同时做好开胸手术的准备工作。在发生了急性心脏压塞的6例患者中,通过对病人进行积极的急救护理,最终将病人从危险中解救了出来,使得手术能够圆满的完成。
2.2.2心室颤动。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造成心室颤动的因素包括:心脏血管内插管对心肌的刺激性、对比剂在冠脉内的滞留以及冠脉损伤的严重程度;在起搏器置入之前,需要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出现了心室额颤动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心脏骤停,失去意识,全身抽搐,而本项调查研究中的6例患者,进行了紧急救护,将病人从危险中解救出来,从而使得手术能够圆满的完成。
2.2.3反射性低血压。在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术时,会因为迷走神经的过度刺激而造成反射性的低血压,这种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也是很危险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恶心想吐、干呕、脸色苍白、满头大汗、四肢无知觉等状况的表现特征。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状况,医护人员应当提前告知患者手术的流程还有步骤,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慌情绪,让他们能够平稳的度过手术期,同时也避免出现反射性低血压。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主治医生和护士应当立刻开启急救程序,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命特征,本研究中的7例患者,在经过齐心协力紧急救护之后,血压回复到正常水平,并成功圆满的完成了手术。
2.2.4.气胸。主要的表现特征为:患者会呈现呼吸不畅、胸口痛、脉率增快的状况,因此,医务人员应该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密切关注,如果病人发生了疑是气胸的病症,主治医生确定以后,会依据气胸造成的危害程度,立马进行相应的救治措施。对7例产生气胸的病人,通过及时的抢救,症状得到缓解,并成功地进行了手术。
3讨论
因而,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经验,还得有着良好的紧急救护专业知识,通过护士的认知水平、专业的服务,以及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才能对各种各样并发症的临床症状熟门熟路,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分辨和判断,经过缜密的计划之后妥善的解决问题。在本研究中的26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能让病人转危为安,成功地完成手术,这与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护理知识与技能,能及时解决问题,与医生及早、有效、更好地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在手术后,对病人进行悉心的照料,能够提升患者保全性命的几率,同时也能够让患者加快恢复的时间。同时,围术期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临床上加强对患者的科学、专业和实效性,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在心脏治疗术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拯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心脏介入治疗术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与手术预后的影响分析[J].李鹃鹃;许娟;荆攀攀.心理月刊,2021(09)
[2]全程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王任红;钟雯;谭辜钰;周亮;李颐.中国当代医药,2021(17)
[3]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治疗术患者的影响[J].董晓艳.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02)
[4]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陈芳.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01)
[5]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张琳;张红.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