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子柒视频内容解读
2015年开始,跟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李子柒所关注的是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以及那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非遗技艺也在她的视频中徐徐展开。为了内容呈现的真实及完美性,李子柒会进行超长时间的深入学习及内容制作,如为了做好那碗正宗兰州拉面,李子熙跑去西北,跟师傅学了一个多月;为了还原文房四宝在古代的制作过程,她用一年多的时间;为了制作蜀绣衣裙的视频内容,她从请教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到染布定版、到针线翻飞绣出纹案、再到裁剪上身,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制作呈现,力求向观众展示蜀绣的精美技艺。
在视频中,绵阳乡下的风景春意盎然,她一袭素衣,从自家菜地里摘取当季的食材,再用古朴的厨具烹饪,制作街头小吃、制作家常菜、甚至学会了做竹编、手工豆腐、用竹子做沙发、做千层底布鞋,她也用古法制作过手工酱油,无论是什么都有让观者垂涎三尺,心生向往。
视频中每一帧变化都令人赞叹世间万物的神奇,其营造出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静谧的农家生活,为心情无比焦虑、整日埋头工作的人们带来一丝心灵上的慰藉。观众在观看李子柒视频的时候,能充分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并且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中国文化体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国文化哲学。
二、李子柒视频中表现的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及哲学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文化在乎自然,包罗万象,喜欢见微知著,时刻不忘整体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中国人研究天道,就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后来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阴阳辩证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达成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在中国文化审美语境里面最高境界就在于“天人合一”这种审美境界。
李子柒穿上自己用古法泡染的紫色衣裙,在镜头中展示着农耕时代的各项技能,视频里的她,应时而动,顺应天时,拍摄周期跨年、跨节气,这种对慢时代的致敬就是我们最需要找回的“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在中国传统时代,自然万物与人的和谐关系,是人们的情感所系、心灵所依、审美之基,也是人们的生命之本、衣食之源。李子柒视频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理念中的自然万物为美的本原,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的“协调美”,也表达出了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的审美体验及精神享受。
中国人的“意境”
李子柒成为KOL,以农村生活作素材进行视频创作是意外之中的顺其自然,生活的需要迫使她拥抱自然。按照“得其曲、得其意、得其人、得其类”的审美心理活动递进关系,其中“得其类”为“意境”。而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浓缩着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意境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审美空间的形成、情和景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结合。而中国人的“境界”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在一丘一壑之间、一花一鸟之间,并发现或表达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在这里面即体现出悠然意远又怡然自足的姿态,也在这种有限里蕴藏着无限,并体现出生命个体向生命整体的复归,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这里面的虚与实、道和气,体现出中国人超脱的审美意趣。
李子柒视频中呈现的不急不躁地慢生活,刻画的中国风的农耕生活的“意境”,向迷茫于城市的现代人展现了一种“求而不得”向往的生活。当前的社会形态中,所有的人被裹挟前进,而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紧张焦躁和疲劳倦怠的共存。这时候的人们需要一个处在这个“氛围”外的人,来打断这个节奏,给自己一些间歇。慢节奏的、有温情的远离钢筋水泥的生活小细节,让人们的心灵感受到“围城”之外的美好和治愈。李子柒的做法与现代社会的节奏背道而驰,却不经意间顺应了千百年来,经过社会提炼过的中国审美意蕴及哲学内涵。
返归于“本真”
在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返归于“本真”的思想一直熠熠生辉,这种本真的状态相应要求世间万物跟随自己的本性而变化,保持自己的原本的状态和事态,这才是自然中最美的最自然最本真的素朴状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生活的状态,事实上“本真生活”就是生活中原始的、原本的、原发的、原初经验性的状态。
李子柒的视频在不留余力的还原本真农村生活,这就是美的活动表现,对于我们观者来说,这些内容鉴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对于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原本生活中原始的、本源的“本真生活”被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所“遮蔽”,另一方面也被日常生活以外的非本源性的东西所“异化”。而李子柒视频内容作为“本真生活”的原始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美的活动具有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多重属性,最终都是“本真”的本源的生活状态去呈现,她的视频内容呈现了一种没有被日常生活所磨灭、没有被日常生活所异化的美的生活的生存状态,它超出了功用目的的概念,呈现出一种城市社会以及城市人向往的生活美。
以“道”为根基的“美”
以“道”为根基的道家美学始于老子,集大成者为庄子,其思想在个体与自然的关系中展开,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且认为天地之大美就在于“道”的自然无为,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中国美学表现为对人的力量、人格的高尚和道德完善的赞美,更表现为对世间万物的和谐与人和自然和谐的赞扬。李子柒的视频内容不但顺意了万物之“道”,且在整个视频内容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的“道”影响着海内外的人们,不少网友表示“柒姐的视频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她的形象表达了一个经历坎坷却依然乐观坚强,努力让自己脱胎换骨、经历过社会摧残后依旧相信美好的积极正面形象。她不仅拥有自信乐观的天赋,还多了一层智慧,这样的“道”是没有国界限制且历久弥新的,她表现出的生活方式是大多人没法实现但有内心向往的情结。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已经从经济自信到目前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关乎中国国运。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在诸多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认同与尊崇,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而李子柒的视频里是被遗忘的非遗物质文化,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魅力。人们喜欢李子柒,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喜欢中国文化,以及喜欢她这种全新的文化呈现方式,她的视频内容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幸福生活,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暂时的,高中学习的哲学基本观点说了这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任何文化都是這樣发展而來的。中国文化在不同的时间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一直遵循时代的脉搏在流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喜好,当喜好成为文化共识,就变成这个时代的文化表达,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形式如何变化,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哲学体悟和感知,在中国人的血和肉里。然而在时代裹挟前行中,我们忽略了身体最底层体悟、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是时候静心体察、并让它们以我们的血肉和躯体,以时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
当下不少人常把中国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似乎中国文化好像可以永远停留在过去,而忽略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而來的。用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或许能概括李子柒成功的原因——“回过头来再出发”,这句话或许也是中国文化的出路。这句话也表达出了中国文化自信的丟失和重新找回,从中国最底层的美学意蕴和哲学内涵出发,从中国的语境和体悟出发。本文之所以用美学意蕴及哲学的观点解读李子柒视频及中国文化,是想探寻中国文化的文化感知力,以发现文化之美的眼睛看万物。
参考文献:
《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中国传统哲学纲要》《华夏美学·美学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