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激励教育,润物无声—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罗芳艳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517300

摘要: 班主任在班级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桥梁的作用,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工作中的爱心,体现在情感理解、沟通和奉献等方面。这份爱心不仅推动了班级凝聚力和师生互动,也是克服挑战的动力来源。学校的关怀和支持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了稳固支持,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聚焦于班主任在“双减”政策下的作用,探讨班主任应拥有博爱之心,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舞台,培养班级干部,提倡学生自治管理,展示独特魅力,并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DOI:10.12721/ccn.2025.1570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双减”政策强调全面减轻学生负担,包括降低作业量和时长。班级作为学校基层组织,班主任是专职教师,担负着班集体建设和教育工作,并承担着学校教学及教育活动的重要职责。因此,班主任需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综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应积极践行,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成为教师魅力的源泉。

一、“双减”政策下班主任有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要的是,在“双减”政策下,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降低学业负担、减轻教学压力,将学生身心健康置于优先位置。作为学生重要的辅导员和关怀者,班主任能够采用有效的管理策略,关注学生心理、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协助他们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本领,促进身心健康全方位提升。其次,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而言,班主任的有效管理至为重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班主任有必要规划个性化发展方案,实施奖励措施,以协助学生发掘兴趣、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以促进其综合素养和创新才能的培养。此外,班主任还应密切协作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望,提供更贴心的支持和指导,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目标。

二、“双减”政策下班主任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

(一)树立榜样作用,注重后进生转化

教师可以每周设置一个主题活动,明确题目,如纪律标兵,清洁小卫士,朗读大王、书写能手等,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积分评比。在班会上表扬表现突出的同学,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定期在班会中开展各种小型活动,如听写比赛、词语接龙、讲故事竞赛和表演等,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所有活动应尽量实现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应立即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一般或不佳的学生,应以微笑鼓励,保持他们对学业的热情。所有参与表演的学生都应受到认可,因为他们都是成功者,都值得掌声。学生们会觉得舞台是属于所有人的,而不是某个人或少数人的专属。关键在于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各种比赛,并得到教师的肯定。我相信,通过这种经历,无论表现好坏,他们都能感受到活动中的快乐和被关心的感觉。这种体验将激励优秀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鼓舞落后的孩子努力追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心,使班级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据林格所言:“人的本质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内心深处。”每人心灵渴望被认可,尤其是教师的称赞。因此,日常需以奖励为主,积极实施正面教育,如某学生,留守儿童。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基础薄弱,学习困难,难以赶上。缺少父母关怀,导致他在学校感到独处。为了弥补他的孤独,我总是鼓励他,还特地安排那些学习刻苦、反应敏捷的同学和他坐在一起,时刻支持并提醒他。他书写速度较慢,教师总会等着他,在那一堆不整齐的字中挑出好字加以表扬。课堂经常留一些简单问题给他解答,以让他感受到关心并增强自信。由于我不断夸奖他,其他孩子不会因为他学习不好而疏远他。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班主任管理策略必须确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首先,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建立互动沟通机制至关紧要。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需求和问题,提供适切的帮助和指导。可定期组织班会,倾听学生心声,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谈心,个别谈话等途径与学生互动,了解孩子的想法。采用这种沟通方式,班主任能更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家校沟通方面也至关重要,建立密切联系的机制十分关键。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以定期会面或电话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一同讨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另外,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途径与家长交流,及时传达学校政策信息,征求他们的意见。班主任通过这种沟通方式,能与家长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一同专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确定沟通方式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建立公正尊重的交流态度,保持与学生和家长良好的对话关系,不论他们的地位。同时,必须强调交流的效率和实用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理解,避免信息的扭曲与误解。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突出班级管理的丰富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以支持他们为班级长期发展作出贡献。为此,班主任可策划多样班级活动,促进交流合作,丰富活动形式,为班级管理注入新活力。

在具体的班级管理执行中,班主任可定时策划学生参与阅读活动,鼓励同学们互相推荐喜爱的书籍利用“班级图书角”,促进书籍交流,激发学生乐趣,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班主任可根据学科教学要求策划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与朗诵、绘画、歌唱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展示个人特长,提升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结语:综上,教师要进行校本特色班级管理路径研究,实践“双减”政策下的班主任班级管理。通过探索符合年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策略和方法,重点建立和优化班级管理措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独立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成.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J].科学咨询,2018(34):57.

[2] 马健生,李朝霞.论班主任工作的领导本质[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39-45.

[3] 张菁.“双减”背景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0(2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