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讨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

阮洁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 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广泛使用电子仪器和仪表,与此同时,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使得电子仪器仪表的测量管理和维护逐渐复杂化。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仪器仪表的管理和维护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我国对电子仪器仪表重视程度低,管理模式不合理,电子仪器仪表仍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阻碍了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维修
DOI:10.12721/ccn.2021.1570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目前,在电气仪器仪表的生产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电子仪器仪表运行和生产的控制和监督力度,控制工艺和技术的合理性,采用监督制度,确保更加规范的运行,以防止电子仪器仪表因操作失误和遗漏而发生严重故障,从而破坏测量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故障,要及时修复和处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电子仪器仪表的精度。

1.电子计量设备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电子计量设备在维护管理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电子设备外观和内部元器件有缺陷,电子计量设备可能不显示故障,但实际存在隐患;电力系统和电子信号的故障对电子计量设备的影响很大,也是维修管理的重要问题。电力系统和电子信号故障明确后,制定了一系列处理方法,优化电子计量设备的运行环境。在电子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中,设备故障和疑似故障不容忽视。这两类问题很难处理。要求维修人员通过合理使用外部设备对电子计量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全面开展故障维修,解决电子计量设备中的故障,预防电子计量设备使用中的故障,保证电子计量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电子行业提供设备支撑。

2、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有效策略

2.1定期进行有效的测量和维护。

电子仪器中的测量仪器使用频率较高,工作人员在具体应用中应密切关注测量仪器的效率和准确度,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维护,同时根据以往的使用经验制定维护周期计划,解决仪器使用中的问题。例如,在一家农业技术企业,工作人员根据仪器仪表的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制定了维护周期。以食品安全检测仪、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例,由于此类仪器在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频率高、准确度要求严格,公司设定了3-6个月的维护周期,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有效调整。同时,对于仪器的维护,公司购买了备用的更换仪器,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2.2明确管理流程。

在长时间使用电子仪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影响因素。因此,要保证计量管理的长效性,有效分析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明确电子仪器仪表的计量管理流程,让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计量管理工作。电子仪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测量工作的质量[2]。因此,在配备电子仪器仪表时,需要能够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设备,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要能对电子仪器仪表进行各方面的检查,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并在采购过程中积极管理。此外,还应对电子仪器仪表的测量状态进行校准,使其运行稳定。根据电子仪器仪表的具体使用情况,有必要定期测量,以减少误差,定期对设备进行分析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的投入。

2.3配备合格的测量和维护人员。

计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计量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计量技术也对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计量技能,严格掌握计量知识和规范,积累经验,使计量操作准确。与此同时,巨量人员在计量过程中也应该受到一定的监督与控制。受到监督的人员能够曾倩工作责任感,增加计量的准确性。目前,检测项目对于计量人员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具备专业的资格证才能够胜任计量检测这一职能

3.电子仪器仪表的故障排除。

3.1分类。

在开始维修之前,我们应该能够先了解故障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来判断故障,明确故障的位置和性质。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能够积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以便在维修过程中提供参考。断层类型可分为早发型、突发性等多种类型。那么在维修过程中,就要根据具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电子仪器仪表运行更加稳定,保证生产不受影响。

3.2目视检查。

一般电子仪器仪表的内部结构都比较精密。因此,外部影响或损坏可能会导致仪器数据的错误。在具体检查时,工作人员应首先检查电表的外观。仪器检查前,关闭开关旋钮,确保可以观察到面板的每个部分。确认电源没有问题后,检查内部建筑是否有火星、冒烟等明显症状,重点查找是否有烧损、破损等情况,以便掌握仪器概况。

3.3重视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电子仪器仪表在技术含量方面有很高的水平。目前,随着类型的多样化。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操作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作为操作人员,为保证能符合电子仪器仪表计量设计相关岗位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整体能力,确保操作人员能在短时间内成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掌握工作人员先进科学的设备使用方法和搬运技巧。提高设备使用和维护效率,保证质量。作为操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设备维护意识和相关的维护理念,能够做好维护和维修,尽可能提升设备的使用时间,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防止电子仪器仪表的故障。

3.4同类型比较。

对于一些不能有效解决的故障,可以与同类型设备参数进行比较,既可以观测电压参数,也可以观测电流参数。由于仪器设备的复杂性,以及相关材料和设备的不足,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诊断故障需要很长时间。

3.5设备更换方法。

电子仪器仪表必须是精密仪器,所以其部件很难焊接。因此,在检查时,可以使用相同型号规格的电子仪器更换可疑部件,从而观察其故障是否消失,可以有效缩短检查范围,及时发现故障。

3.6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应用于电子仪器仪表的维护管理,可有效提高电子仪器仪表的整体维护质量和效率,有效保障电子仪器仪表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PDCA循环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在实际维护中,针对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完善维护计划,诊断定位故障,采取措施进行细化处理,进一步提高维护工作的整体稳定性和效率。之后实施计划,对电子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检查其具体效果,确保电子仪器设备安全有效运行。最后,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维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7电源检测。

彻底检查电子仪器仪表的电源,检查供给电子仪器仪表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以保证设备电源在运行中的稳定运行。

3.8电子信号注入状态。

所有仪器仪表的参数标准都不一样。如果发现仪器有故障,维修人员应向设备输入准确的信号,观察设备终端设备输出的数据,通过比较终端设备和波形来识别故障点。如发现异常,维修人员应进行测试,并调整仪器,使其正常输出。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工业生产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信息时代,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工业生产效果。因此,在应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过程中,要积极完善质量管理,更好地保证电子仪器仪表能够更稳定地运行,避免因设备本身的稳定性而影响工业生产,提高电子仪器仪表的精度,为后续工作提供相应的帮助,充分发挥电子仪器仪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桂玲.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的探讨[J].电子制作,2020(02):78-79+64.

[2] 赵峰.石化中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策略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6):78.

[3] 高洪岩.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J].科技创业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