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探索新时代煤炭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新模式和新路径的思考

颜薇

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人阶级的伟大创举,是提升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是职工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是工会的“传家宝”。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开展情况为基础,进一步剖析煤炭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现状和问题,思考工会组织如何通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加速公司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时代煤炭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新模式和新路径。
关键词: 工会;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新路径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背景与现状

在国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五年,全国总工会先后印发《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2021-2025年)》《关于深入开展“十四五”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通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印发《关于在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劳动竞赛的通知》,纷纷在劳动和技能竞赛上提出了新要求、下达了新举措。

在此背景下,彬长矿业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煤炭企业,近年来,始终紧紧围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主题,灵活开展了不同内容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有效平台。

在竞赛组织上,彬长矿业公司形成了“党政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公司领导重视,工会归口管理,主要职能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劳动和技能竞赛覆盖面年年提升。

在竞赛管理上,每月坚持做到评、审、宣、奖“四步走”:第一步竞赛各单位(区队)每月报告竞赛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步职能部门每月评审,选出优胜单位(区队)。第三步利用宣传载体在公司大力宣传竞赛先进经验。第四步公司每月拿出100万奖励优胜单位(区队),工会向优胜单位(区队)慰问。

在竞赛内容上,积极做到“五比五赛”:比安全环保,赛基础管理。开展安全基础知识等业务竞赛、“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比进尺产量,赛工作效率。开展单进提升、节能降耗、“四化”技能等各类竞赛,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积极精进业务,推进专项目标任务优质高效完成。比创新驱动,赛技术进步。深化职工合理化建议、积极开展评选职工优秀技术成果、创新创效能手评选和示范创新工作室等活动,推动职工个人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示范创新。比技能水平,赛素质提升。深入开展“三小一练” 素质提升活动,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培训等活动。比工匠精神,赛质量精益。组织职工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开展劳动竞赛。

二、劳动和技能竞赛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统一。个别单位领导认为,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没有实际意义,用平日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约束职工按时完成任务就达到目的,甚至有些领导认为劳动和技能竞赛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效果,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需要时搞一阵子,不需要时就消失不见。在操作层面,有的矿井单位认为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怎么组织开展全由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去号召、发动、组织。

(二)竞赛内容单一。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设置内容不适应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三种(生产型、智能型、技能型)类型的要求。部分矿井单位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还仍旧停留在快速见效、经济效益至上的层面,忽视了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企业创新管理能力上的效能。

(三)过程管理不到位。一是缺乏业务部门相互沟通,首先同参赛工种的主管部门(区队)沟通意识不足,在制定竞赛办法、措施之前,缺少细致沟通,在下一步制定竞赛办法、措施、考核等系列工作中就会出现漏洞,有可能后续工作推进的困难。二是侧重劳动竞赛的宏观指导,经常以通知开展活动,提要求、喊口号,过程管理追踪不到位,缺乏对活动的宏观调控,对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缺少总结推广。久而久之,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凝聚人心,鼓劲打气的目的。

(四)竞赛发展不均衡。竞赛开展过程中,由于矿井与非矿井单位属性、规模、领导重视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部分基层单位在竞赛费用投入、竞赛项次、参与人数、竞赛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矿井与非矿井单位发展不均衡、矿井与矿井间不均衡现象也同样存在不均衡。

三、劳动和技能竞赛新模式、新路径思考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要实现“见人、见物、见精神”的要求,基于此,笔者从培养人、推进企业发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方面探索竞赛新模式、新路径。

劳动和技能竞赛实现“广泛开展”。扎实落实“党政领导、工会牵头,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丰富赛活动的内容。加强部门配合,把竞赛方案制定、竞赛活动开展、竞赛目标任务实现、职工对竞赛活动的意见等纳入竞赛开展前期思考范畴内。同时,根据本单位的职工思想状况、素质状况,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中心的工作任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能促进工作开展、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素质,都作为阶段竞赛内容,开展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做到阶段性劳动竞赛与年度性劳动竞赛活动相结合,综合竞赛与单项竞赛相结合,共同性劳动竞赛与单位实际特色劳动竞赛相结合,增强新形势下劳动竞赛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劳动和技能竞赛实现“深入开展”。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发展重点,设定目标、突出主题、丰富内涵、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分层分级开展重大工程竞赛、促进企业发展竞赛、引领性竞赛、职业技能比赛、安康杯竞赛等充满时代气息的竞赛,确保劳动和技能精神的目标落实落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模式,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借助赛前赛后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帮助职工提升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借助师带徒竞赛活动,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充分发挥师带徒在培养人才和技能传承方面的作用;借助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三小一练”活动,持续推动职工素质提升活动;借助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集聚人才、集智创新、技术攻关、技能传承。

劳动和技能竞赛实现“持久开展”。建立健全技能与劳动竞赛评价机制。每年年底从从劳动竞赛的组织体系、竞赛内容、资金投入、部门评价、职工认可度、信息宣传、创新创效、上级认可等方面对本年度劳动竞赛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短板与长处,为今后开展竞赛活动积累经验。建立健全技能与劳动竞赛的激励机制。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体现多劳多得,实现荣誉与业绩、奖励与贡献相匹配,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建立先进典型的选树机制。认真总结、积极推广技能人才先进生产(操作)方法和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以技能人才命名工作法、创新成果,积极引导职工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打通劳动竞赛与劳动模范、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的授予通道,提高各级组织每年技能和劳动竞赛开展的频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的崇高思想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技能人才在劳动竞赛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和时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