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张荣清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机电设备的发明与制造,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利用率,使操作工人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因而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传统的生产设备上植入一块电子芯片,再利用信息网络实现对其进行远程控制和其它操作,其中包括各种参数分析、信息处理、实时监测、故障诊断等。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需要有关部门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运行;电力系统
DOI:10.12721/ccn.2025.1600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引入到生产和运营电力系统中,可以极大地提高电网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实现对电网进行全方位、细致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并对电网的运行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和处理,使整个电网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电力系统的条理性得到了加强,运行质量得到了改善,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对电网安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认识,阐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征,并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合理、科学,避免出现不正确的应用方式,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优越性。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中的特点

1.1电气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全面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也日益深入和广泛。目前,我国各大电网公司对加强现场应用与管理的重视,使整个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安全、高效、高效的运行环境,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从现场应用的角度来看,该软件不但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管理,也可以用于实际的设备、硬件设备的运行与维修。

1.2电气自动化发展依托于电子技术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创新和发展成果将会是今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技术依据。该技术支持体系是以某一生产规模的工业电子技术成果为基础,为今后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支持,为今后的电力技术及自动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途径和技术支持。电子技术的运用,也需要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全面的发展,必须通过创新来优化、创新、升级,从而推动目前的电力系统总体运行和电网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地优化与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相互影响,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而为中国社会的电力装备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一种更为完善、科学、先进的技术系统和整体的综合效益,以适应中国和当今社会的电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所以,今后中国的电子科技产业要想实现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政策的研究,更加积极、稳定地引导和关注这些重点行业的政策,从而降低其发展的相对滞后,为创新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实用的、有效的技术和资源的最优转换。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现代化以及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智能电网技术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并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配电、变电、用户调度、输电、发电等各个环节。同时还能控制变电所的稳定控制系统、自动化系统等。因此,将电力自动化技术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双向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又要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一旦智能电网建成,将会具备以上各项功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供电效率。

2.2PLC技术

PLC技术是将电控技术和微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品,它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 PLC技术,实现了对各系统之间的信息通讯和实时控制,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 PLC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逻辑操作和数据的记录,并按照计算机的指令自动编制代码,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运行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通过 PLC技术,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分析、整合、转换、共享等功能,并通过控制某些计算机指令,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其控制性能非常好,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实现断电和上电的双重控制,保证了电网的正常运转。

2.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网络、工作站、打印设备、服务器等构成。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调度管理,包括国家、网调、省调、地调和县调5个级别。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时获取电力生产数据,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同时还能预测电网的负荷、评估电网的状态、维护电网的运行等,收集到的信息后,可以对电网进行综合分析,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2.4仿真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模拟技术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是通过对生产运行的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建立一个生产运行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经过计算,得出的结果与生产运行的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相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意味着,在生产、运营的电力系统中,可以抛弃以往需要多次、反复地测量、计算的方法,而要对生产运行的电力系统进行模拟、测试,从而掌握和掌握生产运行的电力系统的各项操作参数。利用模拟技术对生产、运行电力系统进行实时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和查找生产、运行中的故障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维修。

2.5实时动态监控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测技术是电力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使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况得到有效的监测。实时动态监控技术在生产、运营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构成设备的远程、实时、动态化的监控,使员工能够实时掌握生产、运行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同时,实时动态监控技术还能对生产、运营电力系统的各项操作参数和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实时的监控,并将各种操作参数及时反馈给人工操作室内,实现了对生产、供电系统的全面、连续性的监控。

2.6柔性交流电系统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新的应用型技术,它的应用可以使生产和运营的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同时还可以自动地调节生产和运行的电力系统的一些关键参数。ASVC是 FCC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生产运营的电力系统进行迅速的调整和有效的控制,从而在改善生产运营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生产运营的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结束语

新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中国也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钢铁企业要想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网的运营管理,根据电网的特性,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通过运用各种新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现有的运行情况,为下一步的生产计划提供依据,以防止因停电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电力企业要积极地、全面地、迅速地把现代化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外部的各个企业的运行等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如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硅谷,2014,000(024):68,65.

[2]公明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34).

[3]上官绪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28):1406.

[4]王秀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工程技术:英文版,2016(7):0021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