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对水工环地质发展趋势的研究

张筱 李泽敏

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 文中对我国目前的水工环地质现状情况展开分析,并对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现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的进行环境防治工作。基于此,文中分析了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并对水工环地质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意在促进水工环地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发展趋势;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8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些年,水工环地质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成效如何,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对经济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如何进行科学化、现代化高效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是在当前社会中地质科研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我国目前水工环地质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1.我国水工环地质现状

1.1矿产资源的短缺

在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且其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一定要有科学性、合理性,避免资源的浪费。矿产资源开采的设备老化,导致开采进入粗放、无序阶段,过量开采使矿产数量越来越少,导致资源匮乏,同时也对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这一情况发展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

1.2地质人才缺乏

我国地质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以至于我国在地质勘察研究领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尽管政府也在水工环地质的研究中加大重视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收效甚微。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过去流失的高端技术人才,慢慢会投入祖国的建设中来,另外国家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国家要加强对水工环研究专业的认可意识,增加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提高水工环地质工作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科技创新能力不够

伴随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不少地质工作者开展工作,仍采用传统的勘察手段,对项目排查工作仅仅是实地校验,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水工环地质的勘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不断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不停尝试,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我国水工环地质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目前我们从整体来看,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没能转化为生产力,实际应用的科研项目不多,因此水工环地质的研究实际效果不明显,社会影响力小。因此,现代社会中,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亟待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力度,迫切需要地质科技人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1]

2.水工环地质发展趋势研究

2.1提高思想意识

在伴随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研究人员对水工环地质思想认识要不断更新,在吸收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促使地质工作的开展更加合理有序。地质人员要在国家方针指导下,统一思想,强化思想,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严谨的进行地质调研工作。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为最终研目标,踏踏实实的做好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要改变以往的老旧观念,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前做好环境保护,开展地质工作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前做好环境和地质调查工作的研究,协调保护生态环境、水工环地质的问题,强化保护环境要从长远出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通过对我国水工环地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地质工作的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①攻克技术难关,加强科技研发的能力;②大力引进高科技的施工设备,加强对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使地质工作开展更加科学化、信息化;④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使之发挥最大作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例如在四川实施的找水方案,利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卫星定位找出适合的井区和不适合的;利用GPS卫星定位,丈量好方位、距离、位置,确定好实际的井位;利用物理勘验,确定水质以及水量;打井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新技术的实施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准确性高,解决了缺水地区最主要的饮水难题,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这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民心工程。

2.3重视人才队伍培养

为满足新时代下水工环地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我国需要大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高科技的地质人才,多方面吸引人才,并加大对中青年人才的建设力度,从多方面提高其工作待遇,留住科技人才,更好地提升我国地质勘验水平。另外对强化地质勘察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利用完善的工作机制,以促进地质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外加强交流,吸收来自各个方面的经验并借鉴经验,以补充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但不能盲目,要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要求,进行科学采纳运用[2]

结束语

我国目前对水工环地质展开调研,发现水工环地质对我国的水资源、地质情况、生态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来说,需要我们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地质科研人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学严谨的进行地质调研工作,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海外先进的地质知识,更完善的科学理念,只有我们坚持不懈,把水工环地质发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研究,做好这项意义重大的民心工程,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我国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沙沙,时生辉,王子文,邓杰.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简述[J].冶金管理,2019(01):68.

[2]黄喜金.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探讨与发展趋势分析[J].低碳世界,2017(2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