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PDF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措施

​于通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除了要加强施工管理外,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目的。现阶段,为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解决保护好生态环境,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利用新技术,找到施工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环境保护
DOI:10.12721/ccn.2025.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https://ccnpub.com/index.php/yuyind-2-55195

水利水电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不但可以解决现阶段的能源利用问题,还可以很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在工程项目中,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保性,更加符合目前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意识,这对工程项目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1.1Auto CAD设计技术

一项水利水电工程,涉及诸多复杂的运算,特别是在计算各种各样体形相关位置交汇线时,涉及空间解析几何知识,计算难度、计算量都很大,往往还无法保证最终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因此,为提高计算质量与效率,技术人员尝试创新计算方法。利用Auto CAD技术建立数字模型,利用点坐标查询功能,将其轻松转化为图形运算方法,有效降低了计算难度。

1.2 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消除了传统工程施工中的定位难题。由于工程实现了精准定位,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利用相关软件、平台来集中管理历史的信息资料;通过建立三维数据型地理模型,向大众三维、直观地展示施工地的地形地貌情况,有助于科学化、高效管理相关数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1.3超级真空抽水技术

运用超级真空抽水技术,其排水工作效率超过了传统工程排水技术的两倍不止,大大缩短工程时长,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进度,防止出现因为工期延误而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的情况,且超级真空抽水法存在的问题较少,利用效率高。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1降低地基,易发生坍塌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的长期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地区的地基,易发生坍塌事故,同时也会对施工地区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通常会设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此才能为提供工程需要的水动力。一旦水利水电工程地区地质出现不够结实的现象,那么周边地区就容易产生坍塌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可能引发地下水位上升、内河水位下降现象

水利水电工程的长期施工,极易引发地下水位上升现象,让当地的土地呈现沼泽化、盐碱化。其次,会对当地内河运输产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内河水位下降、让轮船搁浅,船舶无法正常工作。

2.3 极易引发空气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材料中的粉尘、气体等对当地环境的清洁度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空气污染。如,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很多颗粒、粉尘等物质,导致空气污染;其次,在开展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多会利用爆破法来深挖地基,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施工人员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人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施工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施工中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环境保护的奖惩机制,利用奖罚制度督促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激发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规范操作各种施工设备,将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环节,避免出现破坏环境的情况发生。

3.2加强施工区域的环境监督力度

想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环境的监督检查力度,实时监测和管理施工现场的环境问题。在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保证施工项目符合相关环境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当地的环境监管部门需要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和走访,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环境情况,给出合理的环境保护建议和整改措施,避免在工程施工阶段出现污染空气和水源的情况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施工阶段,要保证各项施工指标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科学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各种废物以及废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保证符合环保要求,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3把控好施工材料的选购环节

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区域的环境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施工材料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如果想要保护好施工区域的环境,需要把控好施工材料的选购环节,选择施工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以及相关标准科学进行选择,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施工材料,达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保护环境的目的。

3.4加强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从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大部分环境问题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阶段发生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施工中出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中产生的废物和废水,相关人员不能科学合理的按照标准要求对废气废物进行处理,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工程正式开展之前,相关人员需要提前制定环境保护方案,为后期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奠定基础。另外,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设计或购置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科学性、合理性,防止任何污水流入当地河流,造成水污染。

结语:新形势下,要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护当地环境,必须不断开发利用新型施工技术、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环保意识、创新环保手段,从而在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保护当地环境。

参考文献:

[1]耿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工程技术发展,2022,2(5):15-16.

[2]王凯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3(1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