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系统化思维理论在现代核电技能人才团队建设的应用

马红星 翟常营 郑静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350318

摘要: 文章分析了新时代下国内核电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以福清核电马红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团队建设案例为例,剖析传统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壁垒,结合系统化思维创新提出人才团队建设新思路,并总结应用成效。
关键词: 技能人才;核电;系统思维
DOI:10.12721/ccn.2021.1570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0. 前言

核电站的技能人才是保障核电安全高效生产的先锋队,如何建设不断提升技能人才能力水平,是每个核电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上岗培训、师带徒等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生产企业对人才队伍要求以及技能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亟待创新探索出一套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团队建设方法。文章以福清核电马红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团队建设案例为例,剖析传统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壁垒,结合系统化思维创新提出人才团队建设新思路,并总结应用成效。

1. 传统人才培养状况分析

在核电行业中,技能人才培训方式基本可分为岗前的岗位授权培训与上岗后的师带徒培训两种模式。传统模式存在如下困境:1、人员成长按部就班,培养深度有限,无法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以及技能人才迫切的自身发展需求;2、培养效果不明显,流水线式培养不利于人才特长发挥;3、人才激励不足,无法提升人员源生内动力;4、培养资源单一,不利于人才与技术前沿同步发展;5、培训技术落后,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6、未建立人才培养生态,不利于人才团队自我提升与改进。

2. 人才团队建设的系统化思维模型应用

从钱学森微观系统工程维度来看,任何一个分系统或者说总系统都由六大要素组成,分为三大类:人、物、事,其中,人是第一要素,物包括三个要素:分别是物资、设备和财。事包括两个要素,分别是任务指标和信息。人、物资、设备、财、任务和信息是系统工程的六大要素,但是这六大要素都存在着两大制约,分别是经济规律和技术条件。建立人才团队建设的系统化思维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89.png图1 人才团队建设系统化思维模型框架

2.1模型细化——分析“人”的特点

马红星技能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2月,成立时人员结构如表1所示。90.png


由表1可见,人才团队断层严重,人才队伍发展迫切,“师傅”数量远远不足以培养人才队伍,进而带来人才队伍成长缓慢,高技能人才生产任务压力巨大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该问题,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的特点。将人员按照来源、类型、结构、能力维度逐一分析,最终结合人员特别进行分类,划分出合适的教员、组织者、创新带头人以及不同层次的学员,形成有机整体,多层面衔接配合,将各自不同的特长发挥出来,结合到一起弥补团队整体不足。

91.png图2 模型细化——分析“人”的特点

2.2模型细化——分析“事”的特点

按照系统化思维理论,“事”分为两个要素,分别是任务指标与信息。任务指标就是我们要干什么,继而就要确定怎么干;而信息就是会影响我们达到任务指标的各类信息,继而需要有措施来保障及时获得信息。马红星技能工作室的任务与做法,信息与获取保障如图3所示。

92.png图3 模型细化——分析“事”的特点

2.3模型细化——分析“物”的特点

有了人、事,还需要有财、物来保障事情做得下去,可靠的资金及物资保障是人才团队培养的重要保障。马红星技能工作室“物”的需求与来源如图4所示

93.png图4 模型细化——分析“物”的特点

2.4模型细化——分析“制约”的特点

系统化思维理论中,以工业生产为例,两大制约分别是分别是经济规律和技术条件。而在人才培养模型中,这两大制约分别对应人才需求规律与培养条件。若想高效达成任务目标,必然面临突破制约,这便需要提前做好前瞻分析,立足长远,用发展的眼光及早布局。例如,工作室成立初期,面临新投运机组,首要任务是培养出具备预维能力的维修团队,这一能力目标要求不高,但需要快速、大批量完成,而随着机组运行年限增加,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的故障逐渐增加,陈旧技术面临淘汰需要开发新技术实现替代,这便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是不需要大批量培养。分析清楚了培养目标,便可根据前文模型进一步完善配套资源以达成任务目标。

94.png图5 模型细化——分析“制约”的特点

2.5模型完善——补充“人”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策划工作时要使用复杂情况的适应性策略,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同时需要有激励保障,如此便可盘活人才存量,促进增量,形成源源不断的自身源动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发展。

95.png图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模型完善——补充“人”的需求

 

3. 应用成效

截止至2021年4月,马红星技能工作室人员结构发展显著,技师及以上人员占比约35.5%,相比工作室成立增长了26.6%,与此同时,工作室技能人才团队多次高效处理机组重大缺陷,获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技能竞赛荣誉,形成了良好的技能人才氛围。详细成效材料参见附件。


96.png4. 总结

当前,马红星技能工作室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钱学森系统化思维理论对“人”的现状深入分析,推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实现人才“陆海空”多元化规划与发展,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效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外部高校、企业各方资源,积极创新培训机制,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探索形成了一套先进的人才培养理论,以适应新时代社会、人才发展需要,推动国内核电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成果具备可复制性,具备推介可复制、可借鉴、可操作的特点,对于核电行业人才高效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

[2]党志军, 吕小纳, 吴洁琼. 以系统思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教育现代化, 2017, 004(049):60-61,7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