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探究

许志鹏

山东正元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250101

摘要: 土地确权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土地资源的明晰归属与合理利用。然而,由于土地面积广阔,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土地确权的效率与精度。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全面的特点,成为土地确权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探究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支持,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的现代化。
关键词: 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土地确权
DOI:10.12721/ccn.2023.1570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科技水平的提升,土地确权工作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议题。传统的土地确权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测量,耗时耗力且易出现错误,限制了土地确权工作的进展。而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土地确权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对土地进行全面、高效的勘测,为土地边界的提取与更新提供可靠数据支持。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实现土地的监测与变化检测,对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分类,为土地确权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综合运用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实现数据融合与一体化处理,提高土地确权的精度与可靠性。同时,对土地确权流程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将深入探究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1 土地确权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1.1 航空影像获取与处理

航空影像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数据,它是通过航空相机在飞行过程中对地面进行连续拍摄所获得的图像。在土地确权工作中,航空影像的获取是第一步关键的环节。通常,采用航空摄影飞机进行空中拍摄,其飞行高度、相机参数等都需要精确设置,以获得高质量的影像数据。航空影像处理是指对获取的航空影像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的过程。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的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影像融合等,以确保影像数据的几何精度和影像质量。后处理则包括影像的拼接、镶嵌和裁剪等,以生成完整的覆盖区域的影像。通过航空影像的获取与处理,可以得到高分辨率、全覆盖的土地影像数据,为后续的土地边界提取与更新提供有力支撑。
1.2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与应用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地面表面高程信息以数值形式表达的数据模型。在土地确权中,DEM的生成与应用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DEM可以通过航空影像的立体对视或激光雷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来生成。DEM在土地确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用于地形测量和边界勘测。通过DEM可以获得地面表面的高程信息,从而帮助勘测人员快速准确地绘制土地边界。同时,DEM还可以用于地形分析,识别土地的高低起伏,为土地的规划与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1.3 土地边界提取与更新
土地边界的准确提取与更新是土地确权中的核心任务之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为土地边界的提取与更新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通过对航空影像进行解译与处理,勘测人员可以识别出土地的边界线,并将其准确绘制在地图或图纸上。边界的更新是指对已有的土地边界进行修正和更新。土地确权工作中,土地界址的变更是常见的情况,可能由于土地交易、规划调整等原因导致边界的变化。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及时捕捉这些变化,并在地图上进行更新,确保土地界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土地确权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2.1 遥感影像获取与处理
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等平台获取的地面图像数据。在土地确权中,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可以快速获得大范围的土地信息,包括土地界址、地物分布等。遥感影像具有全覆盖、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为土地确权工作提供了高效、全面的数据来源。遥感影像的处理是指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的过程。预处理主要包括影像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影像融合等,以确保影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后处理则包括影像的拼接、镶嵌和裁剪等,以生成完整的覆盖区域的影像。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土地信息数据,为后续的土地监测、变化检测和分类提供可靠的基础。
2.2 土地监测与变化检测
土地监测与变化检测是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利用遥感影像,可以对土地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土地的变化可能包括新增的建筑物、道路、耕地的扩张或收缩等情况。通过对遥感影像的时序比对,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土地确权方案。土地监测与变化检测还可以用于对土地使用的违规行为进行监测。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未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行为,如非法建筑、违规开垦等,有助于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3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是指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地表不同类型的地物进行分类和划分。在土地确权中,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土地用途,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通过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可以对土地进行自动分类,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这些分类信息可以与已有的土地数据库进行对比,帮助识别出土地界址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情况。这为土地确权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信息,同时也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3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综合应用
3.1 数据融合与一体化处理
数据融合与一体化处理是指将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获取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并进行一体化处理,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土地信息。航空摄影测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覆盖范围广、时间序列多样的影像数据。通过数据融合与一体化处理,可以得到更具丰富信息的土地数据,提高土地确权的可信度。
例如,在进行土地边界提取时,可以将航空摄影测量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与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获得较为清晰的边界信息,并辅助利用DEM进行地形分析,帮助确定边界的地势高低变化。同时,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将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细节表达能力。
3.2 精度评估与验证
精度评估与验证是在综合应用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后,对土地确权结果进行评估与验证的过程。精度评估是指对土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定量分析,验证是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土地确权结果的准确性。这两个步骤对于保证土地确权工作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在精度评估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地面控制点进行精度检验,对综合应用后的土地数据进行精度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将部分数据用于训练,另一部分数据用于验证,从而评估土地确权结果的可靠性。
3.3 土地确权流程优化
土地确权流程优化是指在综合应用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对土地确权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与改进。通过优化流程,可以提高土地确权工作的效率,节省时间与成本,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优化流程中,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高效特点,对土地界址进行初步识别和勘测。然后,通过数据融合与一体化处理,对界址进行进一步精确化的提取。在土地监测与变化检测中,可以结合时序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变化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最后,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可以采用自动分类算法,快速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用途,提高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效率。
结语:航空摄影和遥感技术为土地确权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进与进步,为确保土地所有权和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土地的现状和变化,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地确权工作向着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航空摄影和遥感技术,不断完善其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为国家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凯.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22,No.278(03):9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