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研究与实践

简秋丰 郑贤东 孙成吉 殷琼斐 周品昕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摘要: 当前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做好航天产品的技术状态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航天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才能够保障航天信息系统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转。本文从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生产基线的建立以及技术状态的更改,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 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生产基线
DOI:10.12721/ccn.2024.1570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对航天产品进行技术状态管理,其核心环节便是技术状态控制,这直接决定着最终生产得到的航天产品质量,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国家出台的《航天产品技术状态管理》规定当中,就明确指出了航天产品应当满足的具体技术状态,并对其实现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由该技术规定以及我国多年来航天型号在研制过程当中的技术状态控制经验,对技术状态的更改过程设定了以下五个原则,分别是具有充分的依据、得到各部门认可、通过试验检验、完成相关审批、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进行航天产品研发的相关单位必须始终按照相关技术管理规定来规范自己的研发过程,避免因为技术状态管控不到位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二.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技术状态控制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而设置的一种高效问题处理方式,因此在航天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技术状态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当前航天产业的技术状态控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1 技术状态控制对象不明确

由于航天产业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在产品研制时所需要参考的技术文件不仅非常复杂,且不同类型的产品所应用的技术文件也各不相同。介于此种情况,技术文件与技术状态控制的所属关系很难界定,在具体应用时控制对象并不明确,由于这一问题,工程实践时通常会出现控制力度不足、控制范围扩大等等现象,会直接影响到航天产品的生产质量。

2.2 技术状态更改类别不明确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当前航天产品的技术状态更改已经确定有三种类别,并且这三种类别在进行区分时也有划定的范围,但是根据工程经验总结,若对不同产品进行技术状态更改,确定更改类别的难度较大,非常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导致判断失误。因此技术状态更改类别不明确也是项目技术管理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2.3 技术状态更改落实不到位

对技术状态进行更改需要满足三个要求,首先要确保相关技术文件进行更改,另外航天产品必须按照更改要求实现,最后需要对更改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其完全落实。当前出现最多的问题便是在产品实现方面没有完全落实,进而导致航天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三.技术状态生产基线的建立

技术状态控制的对象便是其基线,因此若要确保技术状态控制在实际应用时保持高效稳定的状态,就必须使得技术状态基线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以及完整性。技术状态基线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研制基线、功能基线以及生产基线。这三种基线是按照研制时间来进行划定的,共同反映在特定时刻产品的状态,并对产品内容不断进行完善,因此技术状态基线若要保持高效率与高质量输出,其状态的更改与保持尤为重要。

生产基线作为这三种类型基线的核心,是技术状态基线确立的最关键部分,最容易产生技术状态更改,因此技术状态生产基线的建立非常重要。生产基线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是航天产品在进行生产时的各项材料,主要包括设计文件以及工艺文件。设计文件主要是前期产品设计阶段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器件、物资等清单、产品的设计图纸以及各类特性试验结果报告;工艺文件主要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应用到的具体文件,包括生产的工艺流程、清单、技术认定证书以及项目技术文件等技术类文件。建立技术状态生产基线,就必须先确定生产基线报告,来对生产基线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解决技术状态控制对象不明确的问题。在建立技术状态控制生产基线之后,应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实时控制,若技术状态的相关变化影响到生产基线,则应将基线的变化情况记录至报告当中,保障生产基线数据的精确与完整程度。

四.控制技术状态更改与监督落实

4.1 控制技术状态的更改

技术状态更改是技术状态控制工作的核心环节,主要内容在航天产品的研制与具体生产时,对正在使用的技术状态文件进行更改的操作。对于技术状态更改而言,主要的技术难点便是更改类别的明确,由于对不同产品进行研制时,更改类别非常容易出现混淆,因此必须更加细致的划分每种更改类别的所属范围,进而使得操作过程更加明晰。根据以往积累的工程经验来看,非常容易产生混淆与歧义的类别便是2类与3类技术状态更改。在进行详细划分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功能基线、接口特性、关键特性、元器件型号相关的技术状态更改划定为3类,而绝大部分工艺更改、设备更改、人员更改、环境更改划定为2类。航天产品的研制以及生产单位在进行技术状态管理控制时,应当结合当前积累的大量工程经验,从产品、设计、人员、设备、材料等各个方面着手,对技术状态更改类型的应用范围进一步细化,进而使得航天产业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

4.2 控制技术状态的监督落实

产品的技术更改是否落实到位,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监测与检验来进行确认。管理人员应对上传的更改单进行检查,确保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后再进行签订。在更改单签订完成后,主管部门应立即对制品进行处理,保障实物产品能够在生产时落实相应的更改要求。

五.结语

最近几年,航天事业不断迅猛发展,由此管理部门也对航天产品质量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因此为保证航天产品能过技术关,更加全面高效的进行推广与应用,必须做好相应的技术控制管理工作。对航天产品进行技术状态控制就是为了保障更突出的质量控制水平,达到各航天型号进行高水准发射的要求,在具体实现时需要确立全面的生产基线,经根据技术状态类别进行相应的更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状态流程优化,通过监督落实保证状态得到合理更改,以此来促进项目技术管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产品技术状态管理:QJ 3118-1999[S].1999:2-12.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更改控制要求:Q/QJA 32-2006[S].2006:2-5.

[3]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第11部分:设计文件的更改规定:QJ 1714.11B-2011[S].20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