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发展对煤炭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1. 1 目前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
自 2012 年下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持续下行以来,煤炭市场需求回落,价格大幅下降,库存居高不下,行业盈利水平大幅回落,企业亏损面扩大,减发、欠发职工工资的现象增多,煤矿安全生产与矿区稳定问题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炭行业健康发展,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脱困发展,2016年,国务院提出了 “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 的总体思路,从 2016 年开始,用 3 ~ 5 a 的时间,退出产能 5 亿 t 左右、减量重组 5 亿 t 左右; 实现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合分析,煤炭行业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煤炭发展是有市场、有前景的。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在短期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煤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1. 2 国家社会发展对煤炭质量的新要求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长期以来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 65% 以上。在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因煤炭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从 2012 年入冬以来,在我国华北和中东部地区多次大范围出现的严重雾霾,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抓好煤炭清洁利用已成为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提高煤炭质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组织制定了 《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对商品煤质量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一是制定了商品煤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即煤炭产品要进入流通领域必须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包括灰分、硫分及微量元素指标。二是制定了商品煤远距离运输的质量要求,这项要求是在基本质量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标准,增加了发热量指标。三是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大了散煤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散煤的质量要求。
主要质量指标规定为:(1) 商品煤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灰分(Ad) : 褐煤≤30% ,其它煤种≤40% 。
硫分(St,d) : 褐煤≤1. 5% ,其它煤种≤3% 。
其它指标: 汞(Hgd) ≤0. 6 μg /g,砷(Asd) ≤80 μg /g,磷(Pd) ≤0. 15% ,氯 (Cld) ≤0. 3% ,氟(Fd) ≤200 μg /g。
(2) 在中国境内远距离运输(运距超过 600km) 的商品煤应当满足下列要求:褐煤: 发热量(Qnet,ar) ≥16. 5 MJ/kg,灰分(Ad) ≤20% ,硫分(St,d) ≤1% 。
其它煤种: 发热量(Qnet,ar) ≥18 MJ/kg,灰分(Ad) ≤30% ,硫分(St,d) ≤2% 。
(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Ad) ≥16% 、硫分(St,d) ≥1%的散煤。
(4) 承运企业对不同质量的商品煤应当 “分质装车、分质堆存”。在储运过程中,不得降低煤炭的质量。(5) 煤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进口、使用企业均应制定必要的煤炭质量保证制度,建立商品煤质量档案。
2 加强煤炭质量管控体系建设,提高煤炭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煤炭质量反映着煤炭产品的内在特征,直接关系到合理供应、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越是在市场困难的严峻形势下,越需要加强煤炭质量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1 提高煤炭质量是控制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需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国家将加强环境执法力度,部分地方政府也已经限制高硫、高灰煤的使用。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减排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可实现从源头上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使高碳产业低碳运行。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是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深层次需要。
2. 2 提高煤炭质量管理是缓解国家煤炭运输压力、降低煤炭成本的需求
我国的煤炭资源和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而煤炭需求旺盛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这也决定了我国 “西煤东调”、 “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随着煤炭主要产区的西移,我国商品煤的平均运输距离从 580 km 已经逐渐延长到 1 200km 左右,随着新疆自治区煤炭的大量外运,商品煤运输距离还在加大。道路运输所带来的环境外部成本也不容忽视,煤尘的遗撒及尾气排放增大了公路沿线的污染强度。
以铁路运输为例,煤炭由山西大同经秦皇岛港运到上海、广州,运输费用、税金、利润等非煤费用的总和,已经占到了终端用户支付价格的55% ~ 60% 。
煤炭洗选加工可以提高煤炭质量,生产适合用户的产品。据统计,采用洗选后的商品煤比用原煤可节约用量 10% ~ 15% ,可就地排出矸石18% ~ 20% ,减少无效运输; 可排除 50% ~ 70%的黄铁矿,减少燃煤 SO2、CO2 的排放。发展选煤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选煤技术具有成熟度高、投资少、加工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是当前节能减排的首选技术。
2. 3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煤炭行业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煤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在目前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下滑的形势下,煤炭企业运行困难,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因此,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是企业向纵深发展的动力,煤炭企业必须依靠高水平的科技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标准的质量管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信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以及高经济效益的知名品牌。而要做到这一切,企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关键,技术创新是基础。
3 加强商品煤煤炭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
加强商品煤煤炭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全国范围内煤炭企业众多,分布面广,煤炭赋存条件、煤质指标各不相同,各企业集团发展也不平衡。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的严峻形势下,需要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煤炭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加强煤炭洗选加工工作,不断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1 企业层面保障措施
(1) 进一步加强煤炭洗选加工工作力度,提高煤炭入选率,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改进洗选工艺,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煤炭资源高效分质利用提供基础,并不断提升集团整体经济效益。
(2) 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合理设置各级组织机构,包括职能科室、各厂组织机构及管理岗位等,进一步完善煤质管理制度建设,包括监管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推动企业提高煤炭质量管控水平。
(3) 加强煤炭质量考核体系建设,建立以质计价的内部市场收购机制,逐步形成煤炭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环节的良性循环。
(4) 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质级相符。
从矿井生产准备、采区接替、回采工艺,到地面筛选、洗选加工,严格各项工序的质量管理,使每个生产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
(5) 努力提高矿区商品煤采制化的装备水平。
推广商品煤火车、汽车等机械化采样设备和定量装车站系统,提高装车速度和装煤量准确度。加强选煤厂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充分发挥测灰仪和自动采样设备的功能,在原煤入厂胶带端,最终精煤胶带出口处安装在线测灰仪和采样机,克服人为误差,提高检测数据可靠性,控制进厂煤和洗选产品质量,提高精煤产品合格率和稳定性。
(6) 积极研究开发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指挥能力。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构建集团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煤质管理信息业务操作流程、数据统计、煤质数据查询和预测的自动化处理。加强煤质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对集团公司煤质信息的全面掌握与实时监控; 保证各种煤质数据的及时快速反映,为集团公司整体决策提供依据,降低煤质管理费用,有效提高煤质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 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加强煤炭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煤炭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以质量创产品品牌,以产品品牌发展产业品牌,以产业品牌树立企业品牌,使集团公司不断发展。
3. 2 政府层面应给予的保障措施
(1) 完善商品煤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为适应新形势下煤炭质量管理和快速检测的需要,加快制(修) 定煤炭质量检测、用煤技术质量标准等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形成完善的国家、行业和地方商品煤各环节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2) 完善商品煤质量第三方监督检验及认证制度。加强完善商品煤质量第三方监督检验及认证制度,对第三方检验机构应有严格的考核标准,鼓励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检验机构在第三方检验中发挥作用。
(3) 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散煤质量管理政策。
鼓励地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散煤质量管理政策,分区域、分阶段限制或禁止使用劣质散煤。
(4) 加强清洁煤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我国近年来煤炭进口的快速增长,海外廉价低质煤炭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直接导致国内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加强我国煤炭高效、洁净化利用,深入研究开发煤炭高效燃烧及其燃烧后的烟气处理、净化等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脱硫、脱硝、 CO2 的捕获与封存(CCS) ,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等一系列技术,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煤炭资源。
(5) 为了充分发挥煤炭洗选加工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鼓励提高原煤入洗量,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推动煤炭洗选产业的发展。包括对动力煤选煤厂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提供贷款并予以贴息,对采用洗精煤所获得的节能效益给与认定,享受节能专项补贴和优惠贷款支持。
4 结 语
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下,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国家对煤炭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炭行业集团要充分认识到提高煤炭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加强煤炭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加大煤炭洗选加工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