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逐渐与国外加强联系和合作,在合作中,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国内,使得我国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冶金行业的要求也逐渐升高,从而促进冶金企业的发展,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国内使得我国的冶金行业有了更好扽发展前景。在质量的管控上,将冶金行业的质量管控也加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考虑到冶金行业的产品生产的工序比较繁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工序的出错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针对产品的质量,我们也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样才能将质量更好的提升上去。
一、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冶金行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命脉的基础行业之一,其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在冶金行业上的投入有所增加,造就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辉煌成就,在我国的工业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一行业同样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危险的职业之一。
(一)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总体运行平稳,但较大和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冶金行业的设备和安全制度等都有一定的进步。尤其是在安全这一问题上,目前仍然保持总体稳定向好的趋势,但是在内部,其发展是十分不平衡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大企业的设备等较为先进,甚少出现安全性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设备不完善并且老化严重,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性事故。事故的数量占少数,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冶金行业主要危险因素及危害特点
冶金行业的施工主要包括一些钢铁的冶炼等,因此我们重点阐述关于钢铁的冶炼的危害和注意事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关于钢铁冶炼的一些条件和危险,对于钢铁的冶炼条件,主要是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进行,在这样的生产环境下,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设备在高温高压下还能正常工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为精湛的技术部,否则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安全后果。主要包括煤气泄漏、水管开裂、爆炸以及燃烧等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我们得出,关于钢铁制造企业的来说,其危险的来源是不确定的,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使得事故的发生成为了不定数,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2017年发生的钢铁企业的事故就有近百于起,这是十分严重的一个现象。从填报的统计数据来看,36家大型钢铁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424起,其中死亡事故23起,重伤事故24起,轻伤事故377起;36家大型钢铁企业伤亡人数473人,其中死亡36人,重伤28人,轻伤409人;36家大型钢铁企业的平均千人死亡率0.03,平均千人重伤率0.02,平均千人负伤率0.42。2018年国内外钢铁企业发生的30起事故,这些事故共造成74死162伤。
二、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现有的钢铁企业中,安全管理还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一是员工的技能水平有限。以铸业公司为例,每年都安排各种安全知识、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培训,但部分员工对于这类培训不够重视,暴露出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
二是管理模式没有完全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现代企业的建设,需要加强了企业安全管理预防工作,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机制顺利进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是安全管理方法推行不当。大部分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好,没有形成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和规模的安全管理办法,从而导致企业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四是安全管理目标制定的不够合理。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目标制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目标定的过低或过高,从而使目标可行性大大降低,不切实际;目标没有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没有目标执行结构的审评和考核。
三、钢铁企业抓好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1、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现代企业的安全理念,首先是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目的是提升社会和全民的安全素质,也是“抓好源头、抓好预防和搞好事前监督”的安全工作指导思想,是建立预防人因事故的必要手段。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必须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养,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
2、一把手的决定性作用。企业、部门的一把手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问题,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安全生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居第一的位置,就必须一把手管。只有一把手管,才能迅速果断决策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才能调动全员认真管安全、才能统筹全局,带动整体管理上水平,改变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无论哪个模式,必须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尤其一把手。
3、作业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统计表明,大多数事故出自于人为失误。作业标准化规范人的不科学、不安全的行为习惯,防止人为因素产生的事故。通过管理标准化,使环境、设备、管理贯标达标,消除不安全状态。作业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使人、机、环达到安全和谐的水平。首先,标准化作业具有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特殊功能,这种特殊功能即只要按标准去作业就不会发生事故,即使技术素质较低的作业者,只要按标准规定的作业程序、作业动作、安全要点去办,也不会发生事故。其次,标准化作业是建立最佳生产秩序的有效手段。再次,标准化作业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标准化作业是现代管理理论在岗位作业中的具体实践,是企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落实的有效措施,是完成作业目标的科学作业方法。鞍钢“0123”、宝钢“12345”与太钢的“闭环管理”将标准化作业作为安全工作的基础。
4、基层的安全管理。据统计数字表明,企业的事故90%以上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在生产一线班组。事故的直接原因绝大部分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班组安全员是做好最基层安全监督、检查的人员,是员工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最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控制企业事故的关键是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把一切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班组。企业中的每一个班组都能做到安全生产,整个企业就会实现安全生产。
四、结语
在冶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只有实现安全生产,将事故率降到最低,才能够实现冶金行业推动社会发展的公用,任何安全预防措施都不是万能的,只有实现了企业,员工和社会共同关注安全工作建设,身体力行,亲力而为,才能做好安全工作的预防,推动冶金行业的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相有,尤文茹.浅谈冶金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6,(13):32-33.
[2]方晓岭.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3):137+139.
[3]袁远.浅析冶金冶金工程中项目管理遇到的挑战及对策[J].河南建材,2018(04):162-163.
[4]张磊.论冶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问题及改善途径[J].技术与市场,2018,25(07):222.
[5]程龙,米静.浅析冶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