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焦雅萍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摘要: 在实际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综合分析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势,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设。尤其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并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给予土地资源足够的重视,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问题;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我们应当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分布不均,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密集,导致城市土地资源显得尤其缺乏,如何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各阶层关注的焦点,对于我们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来说,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和最大程度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1、土地资源管理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可以保证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虽然有着辽阔的土地,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土地管理部门必须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求能够满足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不但是为城乡规划建设助力,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布局不够合理

土地布局不合理仍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及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些地方在土地布局中,自然资源和城市建设相关部门间交流沟通不到位,导致未能结合区域土地资源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土地进行合理布局。此外,土地布局整体性、全局性意识不足,土地布局随意性大,导致布局杂乱无章,缺乏合理性。

2.2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实际的土地管理工作并缺乏完善的管理规范,制约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管理工作推进,影响着土地的规划使用,对城乡建设不利,影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缺乏足够的法律以及相关规范约束,实际的规划建设十分混乱。虽然土地规划建设中涉及到一定的土地问题,但是和实际的土地管理问题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两者之间有相同点,但却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所以,我们应完善城乡规划的部署,给大家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健康长久的发展。

2.3土地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水平关乎区域生态环境,科学的土地管理可显著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土地管理尤为复杂,且需要考虑诸多问题。这也对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土地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进度相对迟缓。

3、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策略

3.1提高土地管理重视,严格土地使用标准管控

相关部门首先要认识到土地管理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经济发展远景等战略目标出现,立足现状,视角长远,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切实有效开展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其次,土地使用标准是开展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管理的重要限制性要素,因此在土地管理中要结合区域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趋势等有效明确不同类型、范围内土地资源的用途,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利用标准的管控,提高土地资源规划稳定性,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稳定保障。此外,要加快推进类型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城乡建设中不合理用地情况,强化整体利用管理。

3.2加强管理人才培养,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是影响土地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管理者在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中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土地管理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管理人员配置,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土地开发专业技术队伍,有效促进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培训,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对接,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性,促进城乡快速发展。

3.3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布局都缺乏一定的集约利用意识,导致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要想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在开展土地管理工作时加强集约化管理意识。总体而言,就是重视土地保护力度,在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时,不仅要满足生态效益的发展需求,还要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此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对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产生矛盾,这样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效果才会更加理想。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土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土地方面的相关政策,以保障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3.4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制度和制度的建设。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推进管理制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现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其次,要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和单位的基本职能和全部责任,确保土地使用中涉及的所有事项都得到负责和引导,避免出现影响土地管理和实际使用效率的漏洞。此外,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约束各部门主体的具体行为,避免部分人受利益驱动对土地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审批。此外,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应遵循包容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实现土地管理的与时俱进。

3.5协调土地转型与城市扩展矛盾

土地升级转型对于保护农村耕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耕地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尤其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巨大比例,如果农村耕地管理没有规范登记,在管理中存在漏洞或短板,则有可能造成耕地流失。而土地转型对于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提出了更严格要求,这样有利于保证农民人均土地保有量,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后顾之忧。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少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势必会造成城市人口激增,所以,在保证城市基础规划的基础上,在城郊区域可以适当实施土地收购,从而扩充城市容量,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用地单位经过审批合格之后可用于开发建设,从而协调土地转型与城市扩展的矛盾。

3.6开展土地资源保护教育

从当前公众对于土地的认识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和短板,在土地转型与资源管理中,仍以储备或审批为主,从而导致土地资源保护意识淡漠。针对上述情况,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关于土地开发和管理的宣传工作,引导公众认识到土地在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公众关注土地、关心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浓厚氛围,将生态建设作为常规任务来抓,以此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结束语:总之,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进行土地管理,可以突破工商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界限,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在具体管理中充分发挥其效用,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对策,有效促进城乡建设快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启珍.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9(25):123~122.

[2] 陶磊,赵威.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9(21):42-43.

[3] 王璞,雷玉东.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