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电DCS设备采购过程中接口管理优化实践

刘帅 杨占杰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摘要: 核电DCS设备采购具有设计复杂程度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这其中提资管理又是设计管理过程的关键和难点。当前国内核电DCS采购供货中,通常通过接口进行设计提资和澄清管理。本文基于核电项目接口管理实践,对DCS接口管理难点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进行要因分析,制定解决措施,有效提高接口关闭率,对后续核电DCS设计提资管理具有良好借鉴意义。
关键词: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DCS);设计提资;接口控制手册(ICM)
DOI:10.12721/ccn.2022.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https://ccnpub.com/index.php/yuyind-2-58930

0. 引言

数字化仪控系统(Digital Control System, DCS)是核电厂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对保障核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外核电厂大多采用先进的全厂DCS系统,覆盖对核电站各种工况状态下的过程控制和监视。

基于上述特点,DCS设计具有复杂程度高、设计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特别是,大量的买方系统设计需求,在签订合同阶段尚未明确,需随合同执行分阶段、分批次提交给供应商实施,并伴随设计深入逐步迭代、固化。因此在DCS项目执行中包含着长周期、大批量的设计提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对DCS设计提资过程的管理,通常通过建立接口控制手册(Interface Control Manual, ICM)来完成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设计需求资料的提交和意见交换,实施过程管控。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接口提资后,双方接口澄清时间过程,设计提资迟迟无法关闭的情况。如何提高接口按时关闭率,这既是DCS设计管理的关键因素,也是DCS项目执行工作的难点。本文基于在某核电项目DCS设备接口管理实践总结,对影响DCS接口管理关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识别,进而开展影响因素分析,据此研究并形成优化措施方案。对优化DCS提资接口管理,进而保障核电DCS设备供货提供借鉴。

1. DCS提资接口模式

DCS设计提资,通常包括总体设计需求提资、系统设计需求提资、规程设计需求提资、盘台设计需求提资、第三方接口设计提资等,各类设计提资均纳入ICM接口手册进行管理,以确保根据合同进度完成向供应商的设计提资。

在各类提资中,系统设计需求提资占到提资接口总量的70%以上,且与常规设备仅需一次提资不同,通常所有系统类接口(如本项目LOT1、2、3)均需经过多轮提资,作为供应商开展工程设计实施的前提条件,这是由DCS复杂性和设计规律所决定的。故及早完成各批次系统提资的澄清固化尤为关键。

2. DCS接口关闭情况

下面以某核电项目DCS提资实践为典型,对DCS接口关闭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该项目由于特殊性,DCS采购执行周期被一定程度压缩,各批次系统接口按设计策略需开展三轮次提资。在此情况下,单批次提资的澄清固化时间也被压缩。根据进度计划推算,理想状态下,同批次接口需在90天内实现关闭,从而能够充分满足供应商设计实施质量、进度需要。而伴随着接口关闭率的降低,对供应商工程实施的质量、进度影响也将随之提高。

然而,在本项目实际首轮提资过程中,大部分设计接口澄清时间均大于90天,仅少部分接口实现了按期关闭。选取三个批次接口,对首轮提资关闭情况进行统计,详见表1。

表1 首轮接口接口关闭情况统计图片1.png

该关闭情况无法保证供应商工程实施质量和进度。根据项目经验测算,必须在第二轮提资阶段将90天内接口关闭率提升至75%以上,方能有效保障项目执行总体受控。

本项目接口提资情况具有典型性,基于多个DCS项目执行中接口数据分析,大多难以在90天内完成固化。

3. 问题识别

本项目LOT1、LOT2 (B1、B2)首次提资关闭时间大于90天的接口数量共计81个,以该部分接口作为研究对象,对制约接口关闭的主要问题进行逐一核查、归类,得出问题统计结果,详见表2。

表2 制约接口关闭问题统计图片1.png

通过表2可以看出,“接口待澄清意见过多”和“文函流转时间长”,这二项问题占比为86.42%,是影响设计接口提资的关闭时长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推算,如采取有效对策解决上述两项症结问题,按照80%的完成率计算,则相应的,90天接口关闭率可提高至(44+86.42%×80%×81)/125=80.00%,能够满足供货商的工程设计需求。

4. 影响因素分析及要因确认

运用原因分析法对“接口待澄清意见过多”和“文函流转时间长”这两个主要问题依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8个影响末端因素。进一步地,为判断8个末端因素的影响,对81个延期关闭的接口的延期原因和延误天数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接口关闭率影响程度,按照影响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详见表3。

表3 接口关闭率末端因素及影响度9.png

在上述末端因素及影响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要因判断。要因判别标准包括:

① 影响度>5%(影响因素≤5%则占比过小,判断为非要因);

② 对接口关闭影响具有普遍性;

③ 解决该问题不会引发严重次生问题;

④ 非法规、政策限制或不可抗力。

根据上述标准进行要因评判,最终得出要因结论为:

- 要因一:双方设计实现方式不同;

- 要因二:业主新增设计需求多。

5. 解决方案

在识别出问题要因的基础上,根据最终目标分析,相应制定出各要因的解决对策及目标。详见表4。

表4 要因解决对策及目标11.png

进一步地,对各要因对策进行分解,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 针对双方设计实现方式不同,制定的解决措施包括:

① 通过相关的培训课程完成设计院对供应商DCS平台的理解。通过调整合同中约定的相关培训课程的时间,提前使设计人员对供应商DCS平台、设计方式、管理方式进行学习和理解,通过供应商相关系统设计负责人的课程讲解,完成设计思路的统一。

② 增加双方设计人员交流的方式、途径。具体措施包括工作层建立专用工作渠道,结合工作需求和干系人情况实行分层沟通;以及管理层建立设计管理和决策联络渠道,用于提供整体监督和指导,协调相关资源,推动重大问题的协调与决策。

③ 建立联合设计工作组,基于工作组工作机制,在接口正式提资前,分层次现行开展设计交底与预澄清,除双方的理解偏差,最大限度地减少提资后双方的澄清意见交换。

2) 针对业主新增设计需求多,制定的解决措施包括:

① 制定详细可行的业主设计变更管理细则,秉承非必要不变更的原则,与业主、设计院共同制定管理细则,一方面实现了对变更实施范围的约束,另一方面对买方侧变更流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提高了执行效率。

② 依托与供应商联合工作组工作机制,加快对必要性变更的处理速度,包括采取联合办公专项攻坚,最大限度保障项目总体进度不受变更影响。

6. 实施效果

将上述解决方案系统应用在本项目第二轮提资接口管理上,从实践中验证对策有效性。

对于要因一-双方设计实现方式不同,经三项对策实施,有效提高了设计院和供应商对DCS平台、设计方式、管理方式的理解,较好实现了双方设计理念的统一。对同批次125个接口第二轮提资及澄清管理效果进行跟踪,因双方设计事项方式不同对接口按时关闭的影响度减少至4%,达到预期目标。

对于要因二-业主新增设计需求多,经两项对策实施,业主非必要变更实施影响答复减少。对同批次125个接口第二轮提资及澄清管理效果进行跟踪,因业主非必要变更对接口按时关闭的影响度减少是2.4%,达到预期目标。

在此基础上,对本项目三个批次第二轮提资的接口关闭率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详见表5。

表5 第二轮提资接口关闭率统计12.png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改进后的设计接口90天内关闭率得到显著提升,经过计算,各批次设计提资90天内接口关闭率为:(30+43+45)/(35+52+51)×100%= 85.50%,超出75%的关闭率基本要求,有力保证了项目执行质量、进度受控。

7. 结论

设计提资接口管理是核电DCS项目执行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保障DCS设备按期保质交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项目实践,对DCS接口管理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研究,找到影响要因,进一步制定对策进行改进,有效提高了接口提资关闭率。对后续核电项目DCS采购过程中的提资管理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许江林等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程平东、孙汉虹,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