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张开倩

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砚山县分公司,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烟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烟叶生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概述了烟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预测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进而详细阐述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四种主要的烟叶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烟叶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指导,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 烟叶种植;病虫害预测;防治技术
DOI:10.12721/ccn.2024.1571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烟叶作为烟草行业的基础原料,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烟叶产量下降,还会影响烟叶的品质和口感,进而降低烟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对于提高烟叶生产的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病虫害预测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烟叶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

在烟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预测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病虫害预测的准确性,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遥感(RS)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病虫害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遥感技术,烟农可以实时监测烟叶种植区域的环境变化,如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温度等关键参数。这些参数与病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为病虫害预测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可以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通过GIS平台,可以高效地收集、整合和分析遥感数据,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这一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为烟农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基于这些预测结果,烟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减少病虫害对烟叶生产的影响,保障烟叶的质量[1]

二、烟叶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在烟叶种植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耐高温、耐湿的烟叶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第一步。这类品种通常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一些优质的耐烤烟叶品种,能够在高温干燥的地区保持良好的生长和产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侵袭。烟农要根据烟叶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增强烟株的抗逆性,通过深翻土壤,可以破坏病虫害的越冬场所,减少病虫害的数量,通过轮作和间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积累,如将烟叶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等)轮作,可以降低花叶病毒病等病虫害的发生,这一过程中烟农还要控制好土地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并通过灌溉、休茬等措施,调节土地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烟株造成不利影响。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采取遮阳网、喷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在低温天气下,可以采取覆盖地膜、搭建温室等措施提高温度。合理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次数,避免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在雨水较多的季节,烟农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土壤湿度;在干旱季节,烟农可以采取滴灌、喷灌等措施增加土壤湿度,以此防治烟叶病虫害,提高烟叶质量。

(二)生物防治

在烟叶病虫害防治的众多策略中,生物防治以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逐渐成为广大烟农的首选。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关系,引入或增强某些生物种群,以实现对烟叶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生物防治的使用方法,主要聚焦于利用一系列有益生物来对抗烟叶上的病虫害,如昆虫、真菌及细菌等,它们能够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对病虫害形成自然的压制力量。例如,蜘蛛作为自然界中的捕食性昆虫,能够捕食多种害虫,减少它们在烟叶上的数量;而蚜茧蜂,以蚜虫为食,对于控制蚜虫危害具有显著效果。此外,生物防治还涉及到利用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来对抗病虫害,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产生抑制病虫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残留少、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更符合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生物防治时,烟农需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科学选择并引入相应的有益生物,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过程中要保持生态平衡,既要避免引入不当生物,导致新的生态问题,又要合理调控,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总之,在烟叶种植中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烟叶病虫害,还能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为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三)物理防治

烟叶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利用光、电、温度等物理因素,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针对昆虫的趋光性,物理防治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频振灯诱杀,这种技术基于害虫对特定光波的趋光特性,通过在烟田周围设置频振灯,吸引并诱杀害虫,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害虫数量,降低害虫对烟叶的危害程度,并且频振灯诱杀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防控手段。除了利用趋光性,物理防治还可以借助高温、高湿等环境因素来控制病虫害对烟叶的损害。比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通过覆盖遮阳网、喷水降温等措施,调节烟田微气候,减少害虫的繁殖。高湿环境对某些害虫的存活也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灌溉、排水等措施,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的环境条件。此外,物理防治还包括人工捕杀和机械防治等方法,对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体型较大、易于识别的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直接将其从烟叶上摘除,机械防治则是利用物理器械,如振动式杀虫器、气流吸虫器等,对害虫进行机械杀伤或驱赶。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防治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害虫种类、发生规律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3]。

(四)化学防治

在烟叶生产中,化学防治的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化学药物。这要求生产者充分了解烟叶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的病虫害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烟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效果显著的农药,并且考虑到农药的残留问题,应优先选择低毒性、低残留、高效能的农药品种,以减少对环境和作物的潜在危害。在药物喷洒过程中,确保药液均匀覆盖烟叶表面至关重要,这要求烟农掌握正确的喷洒技巧,如调整喷头角度、控制喷洒速度等,以确保每一片烟叶都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并避免出现漏洒现象,漏洒不仅会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还可能造成农药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为了提高化学防治的效果,烟农还应注重农药的轮换使用,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防治效果,因此,烟农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农药轮换计划,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烟叶生产的高效,并且烟农还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为烟叶的优质高产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病虫害对烟叶生产的影响,提高烟叶的质量。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技术将更加精准、高效和环保,为烟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一过程中,烟叶种植者也应不断学习新的防治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病虫害形势和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尹慧,杨波,张哲,等. 烟叶种植过程的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技术初探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 (10): 174-176.

[2]王俊博. 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以及防治探析 [J]. 南方农业, 2018, 12 (15): 45+47.

[3]高文东. 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以及防治分析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24):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