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加强土地信息化管理策略

刘琳

成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菏泽,274200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土地工程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关键的支持技术。本文旨在探讨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其在国土整治、精细化规划、与建设项目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贡献进行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新兴技术,可以在提高土地工程规划、管理效率的同时,推动土地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城乡建设、生态保护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关键词: 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土地管理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水平。现阶段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家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土地管理工作者,应当结合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家对土地管理工作要求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土地管理信息化融合发展措施。本文主要对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土地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1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1.1开发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当地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有效推动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而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并结合我国土地管理实际需求和应用环境,采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制定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实现我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具体而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土地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第二,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第三,完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

1.2完善土地管理信息共享的技术体系

在土地管理信息共享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加强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视,并形成良好的技术体系。一方面,在对土地管理信息进行共享时,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以便于保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对共享平台建设质量的控制,并加强对其运行质量的监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对平台建设质量进行控制。此外,还要做好平台运行维护工作,保障共享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在建设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共享平台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在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安全性能要求与运行环境要求这两个方面,并加强对安全性能与运行环境要求方面的控制。

2加强土地信息化管理策略

2.1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土地储备信息系统建立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土地管理的水平。因此,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推进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新时代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我国的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作。首先要根据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和升级,完善系统中不完善的部分,不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不断提升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切实提高我国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同时也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应用空间。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2积极构建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保证土地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管理部门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市场分析报告。另外,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土地储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推动我国的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进程。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国相关部门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和升级。在构建过程中要积极参考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水平。

在构建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土地储备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首先要不断提升土地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要不断完善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最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信息技术的整合和升级,在具体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数据收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数据统计系统等方面工作进行完善和升级,提高信息技术在整个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应用水平。

2.3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数据库

在实际工作中,土地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是推动我国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展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工作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建立数据库之前要对整个土地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其次,要对各个部门所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且还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数据库,让数据库能够更好地为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工作服务。再次,要建立专门的土地管理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为土地储备信息系统提供更好的运行环境。最后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在建立完善土地管理数据库时,要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为土地储备信息化融合工作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管理的信息化融合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信息化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从而提高土地管理的综合实力。但是,当前我国在土地管理信息化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低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进程。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土地管理工作者,应当结合我国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国应当积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工作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融合发展进程的顺利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导刊,2018,11(5):34-36.

[2]葛秀历,李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6):97-98.

[3]冯昌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储备及其模式选择[J].地理科学,2019(6):28-293.

[4]陈争.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557(34):109,140.

[5]张树丽.土地储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