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航空航天领域对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热压罐工艺作为一种经典制造方法备受关注。该技术利用热压罐对预浸料进行高温高压固化,可实现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高质量制造。与其他工艺相比,热压罐制造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可制造复杂曲面结构,但生产效率较低、设备投资大。近年来,通过设备改进和工艺优化,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且与自动化布件、模压成型等技术相结合,可显著扩大热压罐的应用范围。该工艺在航空结构件、机翼、机身等大型复合材料部件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热压罐技术的原理与工艺特点分析
热压罐的工作原理是将铺覆成型的预浸料坯件置于模具中,放入罐体内,通入惰性气体加压,同时对罐体进行加热。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预浸料内部的热固性树脂熔融并流动,渗透到纤维基体中,填充纤维间隙,挤出空气和挥发性气体。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树脂开始交联固化,最终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构件。整个过程通过精确控制压力、温度、升温速率等参数,优化树脂流动和固化行为,确保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纤维体积分数等关键性能指标。与传统的热压机成型工艺相比,热压罐具有加热升温速率快、温场均匀性好、压力分布均匀等特点。热压罐内部采用气体加压,压力作用于构件表面的各个方向,有利于复杂曲面构件的成型,避免产生褶皱、折叠等缺陷。同时,热压罐的模具成本较低,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因此,热压罐技术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机翼蒙皮、机身壁板、翼梁、立柱等大型承力结构件的生产[1]。
二、热压罐技术在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应用流程
(一)预浸料准备与铺层、装罐
首先,在预浸料准备阶段,需要对预浸料进行裁剪、铺层,并根据产品的几何形状和力学性能要求,设计铺层顺序和角度。为了防止铺层过程中预浸料的污染和损伤,通常在洁净度受控的车间内进行,并采用自动铺带机等设备,提高铺层效率和质量一致性。铺层完成后,需要将铺层坯件装入模具中,并放置到热压罐内。为了防止坯件与模具粘连,通常在模具表面涂覆脱模剂,或者在坯件表面覆盖脱模膜。同时,为了保证复合材料构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需要在坯件表面覆盖芯模或压敏胶带,并用真空袋密封。装罐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坯件的位置和姿态,避免变形和损伤[2]。
(二)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固化
装罐完成后,启动热压罐进行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固化。热压罐首先抽真空,排除坯件内部的空气和挥发性气体,然后通入惰性气体加压,同时对罐体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避免热应力集中导致构件变形。随着温度的升高,预浸料内部的树脂开始熔融流动,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到纤维基体中,填充纤维间隙。当温度达到固化温度后,树脂开始交联固化,逐渐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整个固化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压力、保压时间等参数,确保树脂完全固化,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构件。
(三)脱模与后处理
固化完成后,需要对热压罐进行降温和泄压,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打开罐门,将固化后的构件取出。为了防止构件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导致开裂和变形,通常采用缓慢降温或分段降温的方式。脱模后,需要对构件进行后处理,如清洗、打磨、钻孔、切边等,以满足装配和使用要求。同时,对构件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成像、X射线检测等,以验证构件的内部质量和一致性。
三、热压罐技术应用缺陷(非等厚层板缺陷、曲率构件缺陷)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非等厚层板缺陷,主要表现为层板厚度不均匀、纤维体积分数偏差大、孔隙率高等。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复杂,既有预浸料质量和铺层工艺的影响,也有热压罐成型过程控制不当的因素。为了控制非等厚层板缺陷,首先需要加强预浸料的质量管理,提高树脂含量和纤维分散性的均匀性,减少预浸料中的气泡和杂质。其次,在铺层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铺层角度和搭接长度,避免产生褶皱和重叠。再者,在热压罐成型过程中,要优化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曲线,避免树脂流动不均匀导致的纤维偏移和层间分层。同时,还可以采用柔性模具和可变厚度芯模等工艺措施,适应非等厚层板的成型要求,保证复合材料构件的厚度均匀性和内部质量。
对于曲率构件缺陷,主要表现为构件成型后的尺寸精度差、表面质量差、内部孔隙和分层等。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曲率构件的几何形状复杂,在成型过程中受到模具变形、纤维屈曲、树脂流动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控制曲率构件缺陷,首先需要优化模具设计,采用高强度、高刚度、低热膨胀系数的模具材料,减少模具变形对构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其次,在铺层过程中,要合理设计铺层路径和铺层顺序,避免产生纤维屈曲和褶皱。再者,在热压罐成型过程中,要优化升温升压曲线,控制树脂黏度和流动性,促进树脂在复杂曲面上的均匀渗透和铺展。同时,还可以采用局部补强、预成型、分段固化等工艺措施,提高曲率构件的成型质量和效率。
结论:为了进一步优化热压罐技术的工艺参数,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需要开展大量的工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建立工艺参数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联模型,指导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技术,模拟树脂流动和固化过程,预测温度和压力分布,进一步优化罐体结构设计和布置方案。
参考文献:
[1]潘莹莹,杨帆,范晓璐,等. 虚拟仿真技术优化碳纤维/PMR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 [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23, 48 (02): 45-50.
[2]钱京, 压力梯度可控RTM成型技术及其航空领域的应用. 江苏省,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