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研究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雯霞 宋吉玲 全丽玲

梧州市中医医院,543000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4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3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3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评价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人际关系敏感度评分、孕妇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恐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评分为(26.58±7.34)、(31.26±4.29)、(7.35±0.11),对照组为(39.24±7.25)、(48.55±4.36)、(18.94±0.3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继续妊娠率为31(96.88%),对照组患者患者继续妊娠率为24(75.00%),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32(100.00%),对照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率为25(78.1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为(65.49±2.19)、(78.71±7.87)、(87.49±5.73),对照组为(48.39±2.45)、(59.38±7.23)、(63.89±5.25),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实行心理评价与干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还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胎成功率,达到良好的预后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评价干预;先兆流产患者;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1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先兆流产表示产妇于28周之内,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少量流血、血性白带等情况。在检查的时候,还存在胎膜、产妇宫口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也没有排除妊娠物等基本特点。相应的产妇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后,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等情绪,引发大脑皮层过度活跃、子宫收缩[1-2]。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与发展,可能将胚胎排出,或是出现死胎情况。基于此,开展产妇心里评价与干预护理十分重要,能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本次研究对3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3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评价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人际关系敏感度评分、孕妇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评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4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患者年龄20-37岁,均龄值(28.26±1.58)岁。孕周为8-24周,平均为(16.12±1.21)周;研究组患者年龄20-38岁,均龄值(28.53±1.569岁。孕周为9-24周,平均为(16.05±1.97)周。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显著区别,可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开展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干预、饮食指导干预等。对研究组患者实行心理评价护理:在产妇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产妇沟通,了解产妇是否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情况,还要分析引发不良情绪的关键要素。在和产妇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中,为产妇详细的进行先兆流产疾病知识讲解,并提出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创设良好的治疗环境,尽可能消除外界刺激等形式,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提升保胎成功率。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向产妇介绍先兆流产的事项,还需要开展产妇家属健康疾病教育。在告知患者家属医院治疗计划的同时,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以此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在为产妇与家属进行先兆流产医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根据产妇的接受能力、文化水平调整讲解的速度与方式。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心态。如讲解先兆流产的治疗成功案例,干预的结果,以此消除患者的抑郁、紧张情绪。在基础护理进程中,为患者打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尽可能减少光线、声音的刺激,并且放松身心。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控制与调整,还要尽可能选择产妇喜欢的食物改善产妇食欲,提升保胎实际成功率。许多孕妇在自身出现先兆流产情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愁苦、紧张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播放舒缓悠扬的音乐,引导产妇进行散步、看电视,转移产妇注意力,增强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利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评定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恐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程度,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恐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越严重[3]。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邀请病患根据个人体验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0-100分,≥90分为完全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完全满意率+基本满意率)[4]。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选取指标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等。单项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则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越佳[5]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t计算,计数资料x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恐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评分为(26.58±7.34)、(31.26±4.29)、(7.35±0.11),对照组为(39.24±7.25)、(48.55±4.36)、(18.94±0.3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详见表1。

表1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比较(分,x̄±s)image.png2.2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研究组患者继续妊娠率为31(96.88%),对照组患者患者继续妊娠率为24(75.00%),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详见表2。

表2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image.png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32(100.00%),对照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率为25(78.1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详见表3。

表3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image.png2.4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评分

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为(65.49±2.19)、(78.71±7.87)、(87.49±5.73),对照组为(48.39±2.45)、(59.38±7.23)、(63.89±5.25),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详见表4。

表4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评分比较(分,x̄±s)image.png3.讨论

先兆流产表示患者处于妊娠期28周之内,患者出现血性白带、暗红色白带、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现象。另外,有些产妇还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腰部酸痛的感觉,宫口腹膜没有异常的情况,没有妊娠物排出[6-7]。先兆流产属于比较常见的早期妊娠疾病,导致产妇出现先兆流产的基本因素,与腹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因素紧密相关。对这一状况进行控制十分困难,如果先兆流产产妇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干预,就会导致腹中胎儿死亡。另一因素与产妇熬夜、吸烟、饮酒过量也有直接的关系。先兆流产的临床症状明显,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情绪,影响生育解决,导致产妇放弃妊娠,阻碍生产进程[8-9]。近几年,我国民众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先兆流产疾病发生率出现逐年上升的状态,对生产的结局产生直接影响。在先兆流产患者出现一系列问题以后,可能会出现情绪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大脑皮层活动功能。在此过程中,患者子宫收缩的力度加大,可能使得胚胎排出、胚胎在子宫内死亡,对正常的妊娠结局产生影响。所以,对先兆流程产妇实行心理评价与治疗干预,能提高产妇顺利分娩率[10]。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还需要关心产妇的心理情绪、生活起居等,提出有效的诱导方式。在对产妇不良情况提出诱导方式、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显著提升保胎成功率。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以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沟通,以治疗环境优化护理模式,减少外界的刺激,有效消除不良情绪,提升护理配合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恐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评分为(26.58±7.34)、(31.26±4.29)、(7.35±0.11),对照组为(39.24±7.25)、(48.55±4.36)、(18.94±0.3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继续妊娠率为31(96.88%),对照组患者患者继续妊娠率为24(75.00%),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

综上内容,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实行心理评价与干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还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胎成功率,达到良好的预后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