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降低核电站电缆类物资采购成本的几项措施浅析

刘继军1 卢璇2

1.北京源盛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摘要: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核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有十多个核电项目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储备待开工项目也有相当数量。电缆是核电站的动脉神经,传输能量与信号。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电缆采购量多,金额较大。目前国内三代技术堆型的核电站,每两个堆电缆总采购成本约为2.8亿左右,其中核级电缆的采买费用约为1.5亿左右。普通电缆技术成熟、竞争充分,成本下降的空间很小。核级电缆因原材料要求特殊,实行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准入制度,行业壁垒较高,尚有一定的采购成本下降空间。本文以“华龙一号”机组为例,从设计输入、采购模式、施工领用各环节,尝试通过技术变革、打破垄断、集群效应等突破性的思维方式,探索出降低核级电缆采购成本的有效方案,以求能广泛应用于后续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对于提高总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核电走出去,夯实基础。
关键词: 新材料;采购成本;降本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8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总承包企业的业务范围是设计、采购、施工,如下就各环节潜在降本空间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输入优化的降本措施

电缆成本占比较重的原材料有:铜导体、绝缘料、护套料,约占到总成本的80%左右。设计院的技术要求,对供应商的成本及报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国内两个“华龙一号”机组的总包方,对核级电缆性能指标的要求近乎一致,对铜导体和绝缘料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但其中一个总包方要求“电缆外护套应采用交联、阻燃无卤的材料”,即热固性聚烯烃护套材料;另一个总包方要求“电缆表面包裹一层交联或热塑的外保护套”,即热固性和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材料皆可。

1.1 两种护套材料的性能对比

60年寿命K3类热固性聚烯烃护套与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机械性能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4.png综上,热固性和热塑性聚烯烃护套,仅空气热老化后机械性能略有差别。

1.2两种护套材料的工艺情况对比:

热固性聚烯烃护套,需辐照交联、复绕印字,生产周期长。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护套挤出后即成品电缆,减少了护套辐照交联、复绕印字两道工序,生产周期短。

1.3 两种护套料的成本对比

经和两家供应商调研,两种类型护套按电缆类别成本对比情况如下:

5.png参照前期项目合同,核级电缆供应商的平均利润率约为3%,综合成本占比为97%。按照每两台机组1.5亿核级电缆的采购金额,电缆外护套要求由热固性改为热塑性,供应商成本降低6%,鉴于目前近乎白热为化的竞争,报价总金额的降幅能约有5%,节约采购成本约750万左右。若热固性和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材料皆可,报价总金额的降幅约有3%,即450万左右。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现热塑性材料技术已成熟、可靠,可以批量化应用到新建工程项目,某些项目现已采用热塑性护套方案。

2  打破原材料垄断的降本措施

国内核级电缆的绝缘料和护套料现基本上由某电缆料厂垄断,一家独大的模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给电缆类物资的供应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11家持证企业,有4家已开展第2供方的联合研发,但没有1家开始批量使用第二供方的原材料。打破垄断,已刻不容缓,甚至到了监管单位、业主、电缆企业必须主动作为的节点。

2.1 第二供方绝缘料和护套料未批量化应用的原因分析

(1)电缆企业担心某电缆料厂断供

部分企业和某电缆料厂签订了独家供货协议,若启用第二供方联合研发,会非常低调。新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需要时间的检验,至少需要两年的研发及扩证周期,在这个时间段,被某电缆料厂获悉,容易有断供风险,影响已签订合同的按期交货。

(2)电缆企业对第二供方绝缘料和护套料的质量尚有顾虑

目前除某电缆料厂外,另有3 企业研发出了核级电缆绝缘料和护套料,其中仅有1家企业的材料已经在小范围应用。如上三家企业,仅已小范围应用的企业总体资质最强,同时持有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可信赖度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市场份额应该会有所拓展。

(3)业主签合同时指定优先级

部分电缆企业投标时绝缘料和护套料填了双供方,但业主签合同时,为保障电缆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将某电缆料厂作为第一供方,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可启用第二供方。这样的操作,限制了第二供方的业务拓展,不利于培育第二供方。

2.2 推动第二供方绝缘料和护套料规模化应用的措施

(1)监管单位给予积极引导

新取证或扩证的核级电缆生产企业建议绝缘料和护套料选用双供方,以提高核级电缆供货的稳定性。对敢于启用第二供方的企业,给予重点指导和关注,引导其安全、有序开展规模化应用;

(2)电缆企业要选择实力强、可信赖的第二供方

电缆企业要选择技术实力强的第二供方,尤其首批量化应用时,积极寻求供方技术支援,调整好指标和设备,以确保电缆的一次性合格率。先小批量后规模化,稳扎稳打,这样才能赢得业主的信赖。

(3)业主掌好舵 把好关

业主对电缆企业选择的供方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质量管理延伸,积极参与原材料的质量管控,通过关键指标了解材料的质量稳定性,不干涉电缆企业对分供方的选择。

2.3 第二供方绝缘料和护套料规模化应用后电缆采购成本下降分析

经和两家供应商调研,第二供方规模化应用后,单绝缘料及护套料的成本能降低约30%,电缆成本降幅情况如下表:

6.png3%的成本降幅,报价的降幅约为2%左右,预计每两台机组能节约采购成本300万左右。

3  多项目集采降低电缆采购成本

多项目统一技术要求,减少规格种类,集中同质化需求,实现采购规模最大化,利用集群效应,引导供应商合理降价,获得长期合同。核级电缆目前已有11家持证供应商,竞争已趋白热化,故单纯集采的降本幅度要适当降低预期。经评估集采模式大约可节约1%的采购成本,约150万元。

4  规范施工领用降低电缆采购成本

早期核电项目,剩余电缆量约为采购量的5%。某总包方自某项目开始,严格实施高价值的大截面电缆按分段清单进行领取。订单下达时附上分段清单,供应商按清单整合组盘,精准匹配现场需求。电缆盘具上装订“分段清单”,施工单位精准领用。通过此措施,将项目剩余电缆量降到至采购量的4%,有效地减少了物资浪费约150万元。

5  结束语

借助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打破固有陈规,积极引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方能既降低采购成本,又避免了恶性竞争,实现双赢才是高质量、有水平的降本。本文分享的降本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已体现了良好的效果。核级电缆热塑性聚烯烃护套的更大规模化应用、第二供方绝缘料及护套料的大批量应用,是非常有效的降本措施。再结合集采模式、规范施工领用,多种有效措施叠加,累计可以节约7%左右的核电站电缆采购成本,每两台机组约1000万左右,彰显了非常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