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比较大的比例,每一册教材中都编排了专门的诗词单元,低年级每学期有6~8首古诗词,中年级有9~11首,高年级则有10~15首不等。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因此,在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为导向,采用情境教学法、生活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对诗词教学进行优化,教学中通过情景、生活、实践等综合因素与诗词建立紧密联系,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互动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不断提升。
一、借助经典诵读,体味语言特点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从古诗词特点入手,鼓励学生通过大声诵读方式进入古诗文意境,才能引导学生从中进行深度品味,形成爱国情怀,也对诗人的真实情感与志向进行全面了解。教师还应了解小学生记忆特点,通过课堂互动与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记忆水平和学习能力做到全面了解,从而科学设置古诗词朗读模板,帮助学生完成古诗词的有效积累与记忆,学生脑中的古诗词储备量不断扩充,能够在面对古诗文阅读时从正确角度分析古诗词语句,验证自身想法,从而掌握古诗词内涵与诗人的真实想法,不仅强化学生所应具有的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记忆水平的有效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古诗词的独有韵律,能够在正确节奏下有感情地朗读。例如,教师对范读方式进行优化,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方式寻找古诗词朗读节奏,同时开展不同难度的朗读训练,运用专门的朗读模板向学生传授朗读技巧,学生在系统的朗读训练中掌握多样化的朗读技巧,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朗读技巧,从而提高小学生记忆水平。
例如,在学习《江雪》时,教师需要通过合理方式引导学生对诗中字词做到正确理解,同时借助朗读方式使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对诗人真实思想情感精准挖掘,最终对古诗文具有的语言特色有进一步理解。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方式对“绝”“独钓”等重点字词加重读音,逐渐走入诗人思想境界,感受何为与世隔绝,也感受渔翁生活的无奈与孤寂。学生在大声朗读下感受诗词中的动与静,也看到境中人并根据山水景色的描写去分析与体会诗人性格,感受失意之情,达成学习目标。
二、依托小组讨论,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多是选用标签式知识解读方式,学生面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枯燥,而且缺少积极性,不能从多角度探索所学知识,更不能深入古诗词意境,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升。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新颖方式让古诗词学习具有趣味性与探索性,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诗词鉴赏与分析,提高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恰当选用小组合作方式,激发出小学生探究热情,学生带着求知欲望进行讨论,学生思维空间得到切实有效拓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4~6人小组,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也能够聆听组员想法,针对诗词内容展开激烈讨论,学生不仅调动生活经验,也能走入古诗词意境,拉近学生与历史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学生对古诗词理解逐渐加深。
三、营造诗词场景,洗涤学生心灵
人文教育的落实需要依托古诗词教学来实现,而古诗词教学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古诗词教学所带来的精神引导作用入手,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新目标做到科学明确,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等设备营造出古诗词场景,才能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传承。因为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借助古诗词当中的精髓帮助学生走入古诗词意境,学生才能走入诗人心中,使得学生心灵得到不断洗涤,自然而然地形成伴随其终身的良好品德,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
四、重视语句鉴赏,培养审美素养
小学生在面对古诗词时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古诗词特点或者没有掌握古诗词阅读方法而产生一定抵触情绪,过度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自身并未认真思考,无法感悟到古诗词当中的潜在情感,更不能挖掘到古诗词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不利于学生审美素养与良好人格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师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考虑,结合学生理解能力,明白学生与古诗词创作年代有一定距离,从而无法进一步理解古诗词。为此,教师走出一味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方式完成诗词记忆的误区,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完成牢固记忆并能轻松背诵古诗文,而且是带着情感和节奏去背诵,宛若自然朗读,让背诵不再困难。教师还考虑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背后潜藏的诗情与画意精准挖掘,会从学生感知能力提升入手,找准切入点,运用诗句鉴赏方式帮助学生挖掘出古诗词当中的文本意象、人生哲理和文本内涵等元素。教师应科学选取文化价值与德育价值高的古诗词或者经典语句实施鉴赏训练,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大胆猜测,分析古诗词重点句子的真实含义,学生能够运转思维去鉴赏与分析,一方面提升其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则是形成人文精神。
五、开展阅读活动,塑造人文品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考虑到古诗词教学能够对学生人文品质做到有效培养,从而借助专题性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品格。教师会组织多元阅读活动,学生将在具有集中特点的时空之中接触课本外的大量古诗词,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诵读、诗句鉴赏和分析等技巧将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精准提取,实现鉴赏能力的强化,也有利于文化品格的成功塑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元互动与日常接触对学生实际阅读需求进行全面收集,结合古诗词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制订具有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挖掘出古诗词当中文化与德育教育元素,围绕新课程标准组织阅读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素质教育要求组织一些简单的古诗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会根据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结合古诗文体特点与表达方式进行创作,通过实践检验自身古诗鉴赏能力,也让思维呈现出发散性,从而获得诗词创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开展古诗词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将自身想法融入诗词创作过程。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诗词学习中要认真把握古诗词的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以直观方式呈现诗词情景,重点对小学生的诵读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深刻了解诗词内在的含义,达到抓住诗眼,展开想象,体验诗歌意境的目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的听转化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诗词学习效率,并且不断完善其语文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