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基建应用

莫嘉

长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 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显著,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本文研究中,重点分析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基建应用,展望技术发展趋势,仅供参考。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新基建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6052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成为重要感知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的电绝缘性高、抗电磁干扰效果佳,成本低廉,因此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的传感元件为光纤,负责传输信号、感知光纤沿线外部信号,涉及到应力、温度、振动。当前,关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多,特别是新基建领域的应用,涉及到地球物理探索、交通土建结构监测、地下空间监测等。

1、光纤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涉及到点式、分布式。其中,点式主要为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技术成熟度高。分布式技术起步晚,主要包括光纤温度传感、应变传感、振动传感等技术类型。结合技术的应用领域特点,配套数学建模、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信号处理等技术,加强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价值。

2、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

2.1监测交通土建结构

第一,监测桥梁结构。为了维护交通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必须引入实时在线监测技术。长期以来,桥梁结构监测多采用电学传感器,但由于维护成本高、运行寿命短,所以逐渐被市场淘汰。当前,技术学者开始研究光纤传感监测技术,但多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然而在清水浦大桥、象山港大桥的结构监测中,结合了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建立健康监测系统,使用10km分布式光纤,210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全方位监测桥梁结构。

结合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将传感器锚固、植入到结构关键部位,采用智能传感神经网络网络,实时在线监测结构的全寿命周期,有助于加强大型结构、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效果,维护公共安全,降低经济损失。

第二,监测铁路结构。铁路轨道的路线长,损伤分布离散性大,所以使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大范围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以无源光纤为传感器,能够连续感知光纤沿线扰动信号,抗电磁干扰、灵敏度优势显著,有效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满足铁路运输应用需求,所以推广到铁路运输安全监测中。其一,监测列车定位、轨迹: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分析列车行驶过程的振动数据,从而展示出列车、铁轨的特点,为列车定位、铁轨监测提供技术保障。其二,监测轨道沿线安全:在监测过程中,区分列车行驶振动、环境噪声、非法施工信号,会发出相关警报,试验检测准确率高达95%。其三,监测铁轨缺陷:当轨道出现异常情况,会严重威胁列车安全。技术人员使用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基于不同荷载条件,密切监测钢轨的动态应变。

2.2监测航空航天结构

航空航天机体结构,对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要及时掌握结构损伤。由于运行环境具备复杂性特点,且结构损伤的随机性特点明显,导致监测难度加大。传统电学应变监测方法中,涉及到较多引线、寿命短,很难监测航空航天结构。光纤传感技术特点中,电绝缘性、抗电磁干扰优势显著,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所以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应用较多,可以监测结构形态、温度、健康度。比如使用该项技术测量主战飞机的结构应变,对比传统应变片测试数据,结果提示,光纤光栅技术获得良好的测试效果。

2.3地球物理探索

在观测海洋地球物理时,多采用超稳频干涉仪、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偏振状态分析。其中,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能够达到1m的空间分辨率,探测距离超过100km。在大陆、海底地震测量中,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的应用非常多,准确探测海洋表面的重力波、波浪、地震波,能够深入研究海洋科学、地震学。超稳激光干涉技术,通过干涉分析测量分秒级激光时延,监测微米级长度变化。在近期发展中,有专家使用偏振状态分析法,监测海浪运动、海底地震,然而此种方法只是对地震信号的效果佳。观测海洋地球物理时,光纤传感技术可以满足空间分辨率、距离、测量精度的需求。在现有光纤传感技术中,很难同时满足三项需求。但是在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支持下,可以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相位噪声补偿技术,改变海洋地球物理观测现状。

2.4周界安防

在物联网体系中,周边入侵防范系统为重要组成,逐渐扩展到大型建筑、公共场所、交通等领域。在我国周界安防领域,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的应用非常多,智能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实现传感、传输为一体,探测光纤全程特征信息,智能识别入侵事件。结合物联网的发展,开始融合周界安防系统,建立集成联动管理平台,从而提升安防的智慧化水平。

2.5管线监测

在长期发展中,管道监测技术的缺陷较多,比如监测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很难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也不能掌握突发工况的管道运行。海底管道、埋地管道较为复杂,无法对管道状态进行监测,也不能及时预警管道失效情况。鉴于此,技术人员要研发新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道结构状态,降低管道失效率。通过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地下管线,能够捕捉到振动、应变、温度等变化,获取管道完整信息,监测地下管线的安全性。

2.6地下空间监测

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系统,具备长时间、长距离监测优势。技术学者通过检波器的信号互相关技术,提起美国某地区的体波信息,同时对浅地表纵波速度结构实行层析成像。结合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交通噪声,获取地下空间的层析成像。此外,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可用于地下通信光纤监测、城市交通状况监测。以高铁地震分布式光纤监测为例,列车为移动震源,光纤地震波形的复杂度高。为了更好地探测地下介质结构,正演研究高铁地震波场,掌握地震波长特征。高铁、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加快,技术专家深入探究智慧管养的相关内容,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2.7电力监测

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电力需求度提升,因此要大力推动电力行业发展,提升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电网。电力行业发展进程中,光纤传感技术的要点如下:

第一,特高压变电站监测系统,包含电流监测、变压器监测。电流监测,主要通过全光纤直流互感器,测量直流输电的一次电流。后者监测、预警变压器运行状态,建设智能光纤变压器。

第二,监测架空线路、动力电缆的健康度,通过测振技术、测温技术、应变监测技术,全面覆盖和定位输电线路、动力电缆。通过监测系统,提升定位、预警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为为安保人员提供告警信息。在分析信息后,做出科学决策。

第三,监测发电机的健康度,包含风力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对汽轮发电机进行监测,尤其是监测定子振动状态。利用贴片式应变传感器,监测叶片根部应变分布状态,从而掌握叶片的载荷分布情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地下空间、管线、周界安防、地球物理探索、航空航天结构、交通土建结构监测中的应用非常多,但是部分监测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技术人员进一步探索。新基建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充分发挥出光纤传感技术的感知作用,更好地应用到新基建监测工作中,按照应用需求,提供数据解释、模型构建、预测告警等服务,形成智慧管养系统。

参考文献

[1]夏中杰.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研究[J]. 交通世界,2023,18(12):44-46.

[2]周晏,李兵祖.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隧道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研究[J]. 铁道勘察,2023,49(02):118-123.

[3]潘学忠.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岩溶地区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 安徽建筑,2023,30(02):165-16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