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控措施

张梅1 刘子钰2

1.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2.吉林警察学院

摘要: 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所以无论哪一行业最终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润。在这一过程中,便涉及到多项法律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很强的财产属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智力成果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因而,就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分别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1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知识产权分为两类:一类是著作权,另一类是专利权。著作权包括: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等;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而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则是发明创造。但二者都属于智力成果权,所以具有紧密联系。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会涉及到商标权、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

1.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1.1商标风险

商标是企业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志,通过商标企业可打开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时,如果不注意查询,便极易被他人抢注,一旦抢注成功,企业将很难再获得该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另外,如果企业不注意对商标的管理和维护,将会导致商标权被撤销、被宣告无效。而一旦这些问题发生时,就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或者若是企业未及时申请商标注册,一旦该商标被他人提出异议,就会失去该商标的使用权,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时,一定要加强对商标管理和维护的力度。

1.2专利风险

企业面临的第二种知识产权风险是专利风险,主要包括:首先,企业没有及时申请专利保护。专利申请的时间主要有:①发明专利申请的时间为18个月;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时间为6个月;③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时间为3个月。如果企业在研发阶段或者在这之前没有及时申请保护,就可能会被他人抢先申请并获得相应的专利权,从而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次,企业没有及时对已有技术进行保护。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在发明创造完成后应该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而在实际中,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后,企业没有对产品进行专利布局。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的产品还没有形成销售规模或者是销售规模还不够大时,就可能会面临侵权的风险。一旦被他人起诉侵犯专利权,那么企业就将面临侵权赔偿。

1.3软件著作权风险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软件著作权可以通过登记的形式来获得。而软件著作权主要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同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还规定,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及时申请软件著作权,这就会大大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并且如果企业在开发软件时,没有及时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那么在发生争议时,则有可能因不具备著作权而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因此,企业一定要及时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并且在开发过程中还需开展必要的申请工作,否则,企业很可能会面临因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而被法院驳回起诉的风险。

2.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知识产权交易

因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对知识产权风险的管控工作逐渐引起了有关负责部门的重视,并让他们意识到该项工作的效果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审核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交易过程的标准性,以尽可能降低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发生的几率。同时,有关负责部门在对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进行设计和策划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升应对措施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有效利用管理制度的作用,来更好解决知识产权中的各种风险问题,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管理能力。

2.2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意识

想要尽量避免发生知识产权风险问题,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就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跟进经济发展步伐,并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将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作为自身经营中的关键工作内容,以此来实现提升竞争实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具体来说,在企业发展时,为防止出现知识产权被抢注、效仿等情况,就要及时对与企业经营要求相一致的知识产权的相关方案进行规划,这样便能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充分、可靠的参照依据。并且企业还要在各部门中打造一种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自觉形成产权维护理念,以从整体上强化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之所以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内部员工的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为此,企业就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知识产权维护教育和和法律意识培养,进而推动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开展。

2.3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目前,在各行各业中都普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侵权事件,所以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就要加以警觉,强化对知识产权的监管力度,提升内部员工对知识产权维护和管理的能力。针对企业专利权、商标权申请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各个企业就要在经营过程中,立足现实,以发展的具体情况为考量标准,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从而来对商标抢注、品牌盗用等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规避,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有利的环境条件。另外,在企业经营时,还要强化员工的法律意识,并通过相应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工作的参与度,激励他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提升对商标、品牌的保护意识。

2.4提高对风险诊断和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方面,对于法律风险诊断来说,有关部门在进行知识产权交易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对产权交易双方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并对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资料进行全面的采集,这样才能对有关领域的知识产权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做出精准的评判和预估。当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就可根据该侵权事件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来防止在知识产权管理中产生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风险管理来说,首先,企业应当在对自身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大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的培训力度;其次,公司职员在完成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训练后,应主动加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公司在实际运营中所面临的各类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提供协助,从而为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市场经济的变革给社会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面对更大规模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自身现有的经营状况不能良好适应,因此,在之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并结合具体情况,及时策划出高效高质的发展策略,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防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更好保证自身合法利益不受到侵犯,唯有如此,最终才能为促进企业自身健康平稳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熠昊.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特点及方法[J].法制博览,2022(12):57-59.

[2]梁娜娜.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6):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