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水型社会首先要从学生做起,使学校成为节水典范。只有从小培养人们自觉的节水意识,才会有良好的用水行为。当前学校在节水宣传和教育工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学校应该要以全校学生和老师为主体,以创建节约型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为教育载体,以培养“环保小卫士”和“环保小博士”为教育目标,努力提升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形成节约用水的校园风尚。
一、加强小学生节水教育的策略
(一)组织管理
学校可以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总务主任组成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以招募的形式组建了一支生态教育种子老师队伍。学校积极组织种子教师参加各种生态教育培训,种子教师又为在校师生、家长积极宣传生态教育,组织师生开展系列活动,让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师生、家长中生根发芽。
(二)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培养“环保小卫士”。种子教师引领师生一起制定节水措施,制作节水标识、节水宣传画和3分钟节水视频。教育管理学生爱护节水设施,切实落实学校关于生态文明的十大行动,建立奖评机制,培养“环保小卫士”,再从环保小卫士中定期评比出优秀的人员晋升为环保小博士,环保小博士在种子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节水科技活动的研究,如设计校园雨水回收系统、校园中水回用系统、节水装置,开展地下水质监测活动等。阶梯式的培养方式促进学校人人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节约每一滴水。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环保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积极组织学生、教师参加节水方面的比赛和创建活动,如以节水为主题的四川省美境行动、环保科普比赛。
(三)建立校园节水制度
学校德育办和生态文明种子教师一起建立了校园节水制度,包括节水标兵、节水班级的评价制度,规范师生用水行为,建立了校园节水动力和机制,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的社区进行调研,了解水资源及用水紧张的形势。最后,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用水知识和节水技能,在学校里进行交流,向社会发出节水倡议。
二、加强小学用水管理设备管理的策略
(一)签订用水计划责任书
加强用水量定额管理,根据每年全校用水量,制定各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量,按月和计划量进行评估,实行单项承包形式的完整的定额管理。
(二)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学校必须加强水的日常管理,制定控制总体的水和电的巡查制度、关于水电计量装置周期检查制度、水和电力管理系统等,并检查水表的管道和阀门,避免出现漏水、损坏、非法用水等现象。按照三级管理的要求,规定各级水表的维修时间,确保定期检验。之后,还应该对计量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多级核算,分析每个部门的用水现状和水资源短缺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跑、冒、滴、漏和不合理用水现象的发生。
(三)水龙头节水芯封闭结构的采用
水龙头是学校一种基本的产品。按阀芯的封闭结构可分为螺旋式、球形式和柱塞式、恒温式和陶瓷式等。传统的螺旋阀,其水量调节缓慢,不仅有些水会“无辜”排出,而且在关闭阀门的过程中也会流失大量的水。采用90°陶瓷阀芯的水龙头,不仅可以有改善螺旋式调节水量的效果,节水效果也更加明显。
它们之间的差价不大,但节水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四)绿化淋灌改用塘水
如今,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大量的绿植,种植大量绿植,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还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了走可持续利用的道路,在浇灌绿化的时候,可以用池塘水来维护和灌溉,并且还可以配备潜水泵和消防水带,为绿色管理部门,在各自区域配备能源箱,利用池塘水保持草地绿色。
(五)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
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能够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学校的自来水供水蓄水池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样送区疾控中心检测一次。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六)监测饮用水水质
学校学生生活饮用水及自备水源,应经区疾控中心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加强对水源的防护,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水源50米以内不许存在污染源。水井要设有井盖,加固上锁,设专人定时供水。二次供水蓄水池要加盖、加锁,溢水口要加设网罩。
三、结语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保障。因此,在小学设备管理方面,应该要加强用水设备的管理和节水教育,才有利于打造一个更加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1]黄忠学.节约用水与合理用水[J].科技资讯,2020,(6):87-87.
[2]樊华生,吕娜,簿胜涛.浅议建筑如何节约用水[J].工程技术,2020,(12):172-172.
[3]王川子.青岛市节约用水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山东水利,2020,(10):11-12.
[4]赵宁,李可可.量水而行[J].节水灌溉,2020,(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