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所有年龄段的小儿中更常见。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痰、哮喘等,并可能伴有头痛、喉咙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准确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确保小儿的健康。本研究旨在分析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和快速血清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效果和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2.1.1-2022.12.31之间在我院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患儿1904例,其中男956例,女948例。本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1) 样品采集:采集小儿呼吸道分泌物,如咽拭子、鼻拭子、痰液等(2)培养基的选择:选择适合肺炎支原体生长的培养基,如Elek培养基、改良块培养基等(3)样品处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稀释、过滤、离心,(4)接种:将处理好的样品接种到选定的培养基上,加入适量的营养液。(5) 培养:将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6) 观察鉴定:定期观察培养基的变化,记录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鉴定。(7) 结果判断:根据菌落特征和生长特征判断是否有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检验:(1) 采集血样:从孩子的手指或脚后跟采集外周血,或从静脉采集血样。(2) 血清分离: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离心,得到血清。(3) 试剂制备:制备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试验(IFA)。(4) 样品检测:将所得血清与试剂混合,按检测方法反应。(5) 结果判断:根据检测方法的说明,确定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
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准确率。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快速血清检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检验结果准确率对比[n,(%)]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其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这种疾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首先引起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发烧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许多并发症,如脑膜炎、心肌炎、肾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对小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如肺组织损伤和支气管损伤。这些损伤可能导致小儿呼吸功能下降,并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简而言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其身体健康构成一定风险,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病原体生长的方法。它主要用于诊断传染病。基本原理是将采集到的标本放置在适合病原体生长的培养基中,通过观察病原体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快速血清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患者体内特定物质的含量或性质。通过收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将其与特定试剂混合,反应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病情的严重程度。快速血清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均可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测。然而,快速血清检验操作相对简单,样本处理和检测过程快速,适合快速诊断和治疗;快速血清检验一般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得出结果,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需要一定的培养和观察;血清快速检测采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本研究也显示,快速血清检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快速血清检验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中的效果,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更有利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晗.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效果研究[J]. 母婴世界,2022(7):51-52.
[2] 董风民.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J]. 国际医药研究前沿,2022,6(2).
[3] 曹佳婧,岳慧,王志慧.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J]. 母婴世界,2021(6):270.
[4] 陈传江,杨永平.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东方药膳,2021(20):35-36.
[5] 陈国洋,胡塔,黄瑞玉,等.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J]. 母婴世界,20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