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理解抽象化学概念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实验教学资源,设计和实施符合新高考要求的实验教学策略,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改革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新高考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科教学,突破学科难点
以新高考理念为导向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要对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科考核要求、考核方案进行深度解读,创新学科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考体系以多学科结合为目标,学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难以结合具体的知识点突破学习盲区。新高考背景下,以往的无差别考核转化为学科差别式考核。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以实验原理解读、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为导向的教学方案,可以使具有化学特长的学生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来探究化学知识,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突破难点。
(二)发展学生技能,整合化学知识
技能训练是优化高中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发力点。在引导高中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化学分析能力、学科探究能力、化学联想能力展开训练,进而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方案。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开展学习。在自选学科的全新环境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将得到有效优化。学生以新高考视角下高中化学的命题特点为导向,将化学问题与实验任务结合起来,逐步归纳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系统、完善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案。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实验专题试卷,整合实验知识
以新高考为导向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案,需要教师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但部分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任务的过程中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围绕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现象开展教学活动,缺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化探究的环节。为培养学生对化学教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整合复杂的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试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式学习。
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专题实验试卷,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进行汇总。首先,对基础化学知识进行探究,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为导向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哪种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基于化学反应特点,引出关于物质特性的讨论。其次,对实验过程进行细化,要求学生结合试卷资源描述反应现象。当学生根据物质的结构进行性质推测之后,说明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在逐步推导的过程中,以新高考为导向,从反应的基本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入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实践探究热情。之后,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在化学专题试卷当中设计化学总结板块,要求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展开探究。在新高考视角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所包含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挖掘化学知识的重点资源。
(二)开展实验交流活动,形成化学思维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要以多元化思维能力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从知识构成、学科教学要求等角度开展化学学习,进而形成联想、实践、互动的良好思维能力。部分教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单纯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在积极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设计实验交流任务,以学生的学习需求、素质表现为导向,对学生的多元化学思维能力展开训练。整合学科知识,开展交流活动,可以有效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路径。
以“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新高考的要求开展实验交流活动。一方面,设计实验前的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钠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请根据钠的原子结构预测钠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在提出问题之后,为学生提供进行化学实验交流的机会,要求学生探究钠的化学性质、钠与不同物质反应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从交流、记录等角度展开化学学习,分析化学反应原理与化学反应特点。另一方面,基于实验活动设计交流任务。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导向,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以课后讨论为导向的化学教学方案,围绕氧化还原反应、同种物质的不同类型反应展开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科探究热情。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从实验分析、化学反应原理探讨等角度展开学习,设计多元联动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从“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等角度进行探究,整合化学知识,突破学习盲区。
(三)加入基础实验任务,创新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优化离不开实验活动的支持,在引导高中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以基础实验任务为导向,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尝试对化学实验活动进行转化,利用生活化材料设计基础实验任务,在新高考下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模式,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以“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教学为例。在现实生活中,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金属材料,相关实验活动的设计思路较为多样。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环节设计互动任务。首先,以“制备铁的化合物”为导向,准备基础化学实验材料。教师可选择胶头滴管、试管、氯化亚铁溶液、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实验资源,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为对象,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探究:在利用有关材料制备氢氧化亚铁的过程中,需要对哪些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以反应物质、反应原理等知识点为引导,逐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利用常见的铁的反应物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活动,如选择生锈的铁丝、赤铁矿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化学实验活动。为保障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环节,要确保实验活动与新高考中化学问题的有效对接。教师可结合历年高考化学的命题特点设计实验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验现象、实验原理提出问题,将抽象的化学问题与化学情境结合起来,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明确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进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情境化的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优化实验观念,增强探究能力,为高考考核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飞龙.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4(12):94-96.
[2]王碧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名师在线,2024(3):76-78.
[3]陈敏.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3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