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研究

余峰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也随之兴起。新能源光伏发电就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随着太阳能可再生清洁能源逐渐被国家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新能源光伏发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正常推进。
关键词: 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
DOI:10.12721/ccn.2025.1570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当前,随着各行各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新能源光伏发电因具有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电力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例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急需完善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增强从业管理人员对项目建设的全面认识,使其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探索与改革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提高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的品质。

1优化光伏发电站建设管理策略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障工业产业和居民生活稳定运行,必须要加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完善我国能源建设,缓解能源供应紧张,也能够满足我国绿色生态发展的要求。目前由于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优化建设管理策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推动我国环保发电产业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光伏发电站中的主要能源供给,由于太阳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过程中既不会产生噪声,也不会产生污染,而且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由于太阳一直存在,所以不用担心太阳能会消耗殆尽。相比起水力、火力等发电项目,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也不需要投入过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减少了能源产业的设备消耗与浪费,能够直接通过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光能源转化传输于用电设施当中。这一工作流程符合当下的环保发电标准和要求,优化建设管理策略能够使原本的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更加高效完善,减少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光伏发电站项目的建设效率,促进我国环保发电产业持续发展。

1.2提高电力转化率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利用半导体界面产生光生伏特效应。通过优化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提高施工质量,能够使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减少耗损,保障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增加发电量。在全球碳排放过量的大背景下,太阳能已经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为了使光伏发电站建设的流程和环节更加简便,优化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其工程质量和发电效率,减少发电维护成本,提高使用年限,增高太阳能电力转化率。

1.3保障我国能源供给

我国作为工业大国用电量巨大,在各种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光伏发电能够成为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传统光伏发电站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难提高其光伏发电效率,优化管理策略能够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高电力转化率,能够在原本的设计发电量基础之上提高发电量,更好地满足我国较高的能源需求。这也就解决了我国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提高我国整体能源产量。

2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注意事项

2.1创新项目设计协调工作

光伏发电项目大多建设在地形广阔、人烟稀少的地区,某些地区的地表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和破坏,地面沉降下陷严重,地理环境恶劣。在该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站基础设施的技术难度较大,在掩埋电缆和修建升压房时会受到地质条件制约。如果按常规方法修建基础设施,使用普通支架作为支撑设备,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保证光伏发电站的安全正常运作。要创新安装方式,使用箱变现浇、短支架来安装设备,把地质条件对基建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为选取合适的发电站建设基地,需要参与部门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尽量不再人员聚集区修建,避免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2.2引进技术控制质量风险

光伏发电项目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项目难度较大,任务繁重。我国当前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应大力引进前沿的先进技术,为项目的设备优化和整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如使用全自动监测系统,减少人力监测造成的疏漏和误差,提升监测的精确程度;配备非晶体合金的变压器,减少设备损耗,延长使用周期;采用直流拉弧状智能检测汇流箱,增强检测设备的运转效率;使用330W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其转换的效率高达17%,逆变器效率最高时可达到99%,大大节省了设备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将更多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先进技术从引进到落地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以确保技术能够在光伏发电项目中正常发挥作用。所以在引进前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论证,与传统技术作比较并分析长处和不足,确保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严格把控技术数据的使用和管理,及时收集数据做采样分析,合理利用技术,不能滥用、错用技术,降低技术本身具有的风险性。

3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措施

3.1优化项目设计

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的基础是设计方案,通过把控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项目运行和维护水平。项目决策者和管理人员需要重视项目设计方案,综合项目周围环境和建设要求等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保障设计工作的科学性,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设计人员不能单纯关注设计成本,还要充分考虑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这样有利于降低整体费用成本。对比火力发电项目和水力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需要利用专业技术支持,需要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和建设团队,并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如果发生工作失误,将会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资金应用阶段,要遵循“前紧后松”的原则,在施工前期要严格控制成本,避免资金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施工预留充足的资金,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设计人员需要和管理人员考察项目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安排勘测人员详细地测绘地形地貌,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3.2管理技术安全

在建设光伏电站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关注配套工程。在项目初始阶段,需要通过实地访问保障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同时,要选用先进的智能设备,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例如,通过完善的智能监测系统,降低故障风险发生,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化。

3.3完善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度

工程项目投标是一种组织形式固定、具有竞争力的采购形式,是工程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在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推行,为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即业主在公共平台中发布相关的投标要求和信息,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来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施工能力的中标单位,通过招投标,能够为业主选择适合的供货商与承包单位,还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的常用制度。在建设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项目实际情况,通过考察施工现场,掌握当地自然环境和人选择团队式时,要利用各种渠道检查施工单位的信誉度,积极协调施工方,全面把控施工报价、周期等,避免发生恶性竞标的情况,有序开展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施工,在期限内完成项目。在招投标工作中,为了避免违约情况发生,投标方需要向招标方缴纳投标保证金。对于后续施工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和器械设备,投标方需要提供完整的技术协议,详细介绍产品质量和功能等。

结语

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在我国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项目建设各方共同参与全过程管理,不断积累和完善管理经验,提升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的竞争力,促进其健康发展,为不断优化电力能源供给结构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尉博旭.大连地区10kV光伏发电站并网及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2]张国俊.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的几点浅见[J].中国高新区,2018(7):142.

[3]金微.三峡新能源公司彰武王家光伏发电站项目的人力资源规划[D].沈阳:东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