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高发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我国近年来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医院中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4]。本文选取76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延续性护理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共计76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37-84(62.36±3.52)岁;观察组,38例,男19例,女19例,36-86(63.23±2.69)岁。一般资料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法,护理人员将讲解的重点放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上,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给予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对患者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当患者出现异常现象之后应及时做好相关处理。
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法,(1)患者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建档管理,档案内容包括疾病史、诊断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联系方式、住址、生活习惯、营养情况、饮食习惯等。每日对患者的饮食情况、体质量、血压变化情况等数据每日进行记录,每周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反馈给主治医生和营养师,便于其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用量、制定最佳饮食方案等。(2)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根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接受的教育形式和文化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在社区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制定ppt,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等,宣教的内容包括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坚持用药的重要性、生活中的自我管理、饮食选择和禁忌等,每周进行一次,一次为0.5h,宣教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互动形式,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对于患者的疑惑问题,在现场由护理人员专业耐心给予解答,如患者连续2次不参加活动,护理人员要起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查明原因积极解决。健康教育课堂具体内容为:用药指导:将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详细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告知,叮嘱患者家属需要在患者平时服药的药盒上详细写上服药剂量及服药时间,并在用药时间定制闹钟,以此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服药,保证患者的服药结果。根据并发症选用药物,合并窦性心动过速且年龄在50岁以下,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伴有精神抑郁者,可采用利血平或是甲基多巴;高肾功能不良者可采用卡托普利或是硝苯地平;消化性溃疡宜用可乐定等。注意服药以后的一些副作用,比如颜面潮红、胃肠不适、体位性的低血压、皮疹等问题,如果出现应当及时就医,更换药物。血压监测:要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自行准备血压计,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告知患者在测量血压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应保证血压计放置位置的正确性、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血压的正确测量时间等,并向患者讲解做好血压24h动态监测的必要性,并将自己每天的血压数值记录好,以便后期对血压的整体走向趋势进行观察,为医生对患者做好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依据。家庭自测血压:测量时应注意保持身体挺直放松,臂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一般建议每次测量三次,去除最不准确的一次,以血压值相近的两次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本次血压的测量值。饮食指导:在日常进食中,应选择一些低盐类的酱油及低钠盐。在日常烹饪食物期间,食盐需要在出锅前加入,不可喝菜汤。为了能够满足患者在进食食物期间对味道的要求,可使用相关的调料替代品,如在烹饪牛肉时,可加入月桂、辣椒、咖喱、丁香、低钠盐等进行调味。运动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参与步行训练期间,需要将每分钟的步行量控制在70-90步,将每小时的步行距离控制在3-4km,将步行训练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3)微信互动:会提前建立微信群,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拉入到微信群中,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在群中进行发送,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4)深入家庭:互动小组在深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背景和成员,监督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睡眠等日常行为,在患者复诊检查时,督促人员要尽可能地陪同患者一起,便于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
1.3观察指标
(1)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2项指标。
(2)生活质量评分,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5]。
(3)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的血压自我监测、复查及锻炼未出现中断,饮食节制;部分依从:患者的血压自我监测、复查及锻炼偶尔不节制;不依从:患者的血压自我监测、复查及锻炼不节制[6]。
(4)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和抑郁感越强。
(5)护理满意度(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指标
血压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3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3 服药依从性[n(%)]
2.4不良心理情绪评分
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5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5 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素与家族遗传史、精神压力大、不健康饮食等存在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表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血压指标进行控制,起到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服用降血压药物之后,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指标,但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本身作为一种慢性病,疾病治疗过程具有持续性,若是未能严格遵医嘱用药,或者不重视该疾病,随意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或者擅自停药,均不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6]。延续性护理工作在实施及开展期间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护理人员会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注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护患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提供极大的便利,患者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指标,对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10]。
本文研究结果为,血压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从患者评估、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微信互动、深入家庭几方面出发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健康指导,针对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将护理工作从医院护理向家庭护理进行延伸,护理工作更为完善,对于稳定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患者血压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患者服药依从性高,疾病预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蔡爱博. 医院—家庭联动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护理效果[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8):1390-1392.
[2]王雪. 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出院患者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6(24):11-14.
[3]王佳殷. 基于医院-家庭联动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总体治疗效果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1,36(21):3700-3702.
[4]任珊. 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掌握率的作用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45):116.
[5]侯秀丽. 延续护理对社区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及血压管理的改善作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9(10):1432-1433.
[6]许文,唐馨宇.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7):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