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美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张春华

莲花小学,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通过细致剖析古诗词中的多重审美元素,如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与内涵美,进而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教学举措。文章着重强调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并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元价值。
关键词: 美育视角;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元素;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应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本文将从古诗词的审美元素出发,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古诗词中的审美元素分析

(一)韵律美:探寻音韵和谐之律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结构,展现了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平仄相间、押韵工整的句式,不仅赋予了诗词以节奏感,更在诵读间营造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这种韵律美,是古诗词最直观也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它引导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语言的音乐性,体会诗词的韵律之魅。

(二)语言美:品味凝练精准之词

古诗词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诗人往往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丰富的画面与深邃的情感。这种语言美,体现在对字词的精挑细选与巧妙运用上,每一个字词都承载着特定的意象与情感。通过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精准表达,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三)意境美:领略虚实相生之境

古诗词通过具象的景物描绘与抽象的情感抒发,构建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世界。这种意境美,既包含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学生在领略意境美的过程中,能够拓宽想象的空间,培养对美的敏感与洞察力。

(四)情感美:感悟真挚深沉之情

古诗词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无论是家国情怀、友情爱情,还是人生感慨,都以其真挚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这种情感美,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学会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情感世界的丰富与成熟。

(五)内涵美:探寻深邃广博之蕴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它们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想。这种内涵美,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与人生智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维能力。

二、美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音画同步,营造美的氛围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诗词的韵律美与意境美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配乐朗诵、背景音乐与画面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诗词内容相契合的美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与意境之魅,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与审美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己为诗词配乐或绘制意境图,以此加深他们对诗词美的感知与创造。

(二)结合生活,增强美的体验

古诗词虽然诞生于千年之前,但其描绘的场景、表达的情感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诗词的影子,增强美的体验。例如,在讲解描绘自然景物的诗词时,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亲身观察并感受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在讲解表达情感的诗词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诗词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引导赏析,收获美的感悟

赏析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步骤。在赏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入剖析,包括诗词的韵律、语言、意境、情感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通过细致入微的赏析,学生能够逐渐领悟到诗词的深层意蕴与美学价值,收获美的感悟。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引导赏析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与审美情趣。例如,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词的韵律有何特点?”“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描绘意境的?”“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诗词内容,还能够在赏析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思维水平。

(四)演绎诗词,感受美的真谛

演绎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它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创作等形式将诗词的意境、情感以及文化内涵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还能够使他们在演绎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词美的真谛。在演绎诗词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组织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与创作。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诗词朗诵会、诗词歌舞剧、诗词书画展等;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对诗词进行改编或再创作,如创作诗词新篇、绘制诗词插画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将自己的审美体验与创作才能充分展现出来,还能够在演绎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诗词美的感悟与理解。同时,教师在演绎诗词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与点评。

(五)对比阅读,拓宽美的视野

在古诗词教学中,对比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拓宽美的视野,深化对诗词美学的理解。教师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或不同历史时期的诗词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诗词在韵律、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诗词的美学特征。例如,将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诗词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将同一主题但由不同诗人创作的诗词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诠释与情感表达。这种对比阅读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诗词美学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六)跨学科融合,丰富美的内涵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与多个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诗词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以丰富美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可以将诗词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诗词了解古代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景观;可以将诗词与历史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诗词中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还可以将诗词与艺术创作相联系,鼓励学生以诗词为灵感进行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营造美的氛围、增强美的体验、收获美的感悟以及感受美的真谛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语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美的引导者与创造者。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领略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以及内涵美,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美的种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分析. 娄秀娟.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

[2] 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吴娟.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8)

[3]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策略探究. 田冬梅.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