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长骨骨折类型,多因暴力、车祸等引起,常用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因手术后的股骨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因此会造成下肢血液流速变缓,从而诱发下肢水肿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发生肺栓塞的风险【1-3】。开展术后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对术后下肢骨折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改善下肢血流速度。气压治疗仪为物理疗法,利用气压的原理对下肢进行施加压力,对消肿止痛等具有良好效果【4-5】。为此本研究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旨在探究对水肿、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之间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段27-59岁,平均(41.06±2.84)岁;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干骨折27例。观察组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段28-60岁,平均(41.17±2.93)岁;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干骨折26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经临床诊断为股骨骨折;(2)符合相关手术指征;(3)术后患者病情稳定;(4)术前并未出现深静脉血栓;(5)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确诊为病理性骨折患者;(2)具有深静脉血栓治疗史患者;(3)具有沟通交流障碍患者;(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骨折前下肢活动不利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措施,告知患者为卧床休养,减少肢体活动,对肢体进行定期按摩,并检查切口及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在术后7d后协助患者下床进行行走锻炼,并定期评估功能。观察组患者则开展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内容如下(1)快速康复护理:①健康宣教:首先对护理人员宣教快速康复护理的理论相关知识,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本护理模式的优势及措施,增加护理人员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技能操作;对患者开展疾病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骨折预后及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及重视程度。②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应该加强对手术周围皮肤颜色及下肢肿胀情况进行监测,如果发生异常现象应该报告医生;在术后患者卧床时可以使用软垫将足跟垫高,并使用热毛巾对下肢进行热敷,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术后应该积极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积极性,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以温和的态度纠正患者不良心理,可以利用游戏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③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在术后1d对患者开展下肢被动运动训练,注意应该避免对伤口牵拉,针对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训练,30min/次,2次/d;在术后7d开展关节的主动运动训练,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逐渐进行关节的抗阻训练;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行坐位下屈膝屈髋训练,注意在屈膝屈髋时防止角度过大引起疼痛发生;术后3-4周协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2)气压治疗仪训练:使用气压治疗仪(咸阳康荣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K500)治疗,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患者仰卧位,检查患肢皮肤是否异常,无异常后将压力套套到患肢,设置压力参数25-40mmHg,以患者的耐受为准,逐渐释放压力,充气1min,休息10s,20min/次,2次/d。
1.5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凝血指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检查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对比两组的下肢肿胀程度:下肢肿胀程度共分为三个等级,1级:患侧肢体肿胀高度与健侧肢体高度相比在0.5cm以下,有可见皮纹;2级:患侧肢体肿胀高度与健侧肢体高度相比在0.5-1cm之间,患侧肢体皮纹消失,未发生水泡;3级:患侧肢体肿胀高度较健侧肢体超过1cm,下肢发生水泡为重度肿胀【6】。(3)记录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4)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使用健康生活量表(SF-36)评定,共8个方面。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均数±标准差(x(__)±s)与(n,%)表示,采用t与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凝血功能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评价凝血功能指标(±s)
2.2对比下肢肿胀情况
观察组患者1级肿胀百分比高于对照组,2级与3级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评价下肢肿胀情况(n,%)
2.3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
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百分比为42.50%,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百分比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4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评价生活质量评分(±s)
3讨论
股骨骨折会造成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采用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生理结构,重建力学结构,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当股骨骨折患者使用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期制动,在制动期间会影响下肢血流速度,造成下肢疼痛、肿胀的发生,另外在静脉管腔狭窄、血液异常凝结等因素下会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给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10】。目前临床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以常规锻炼为主,并不注重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从而给临床恢复造成一定风险。
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以快速康复为理念的护理手段,强调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快速实施康复手段,以促进功能的快速早期恢复【11-12】。气压治疗仪常应用于骨折、神经外科等治疗,对肌肉、关节等具有良好的正向调节作用。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笔者分析原因认为,在手术后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下会导致血液流速减慢,此种状态下会破坏凝血功能,造成血液加速凝结,从而可以造成血栓的发生【13-15】。其中D-D二聚体是一种高凝标志物分子,作为凝血功能的指标之一,当体内含量升高时说明凝血功能障碍,极有可能发生血栓;APTT、PT作为抗凝监测指标,是筛查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16-17】。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笔者分析认为,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在术后早期对患者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能够及时避免血液流速减慢,减少高凝状态,并且在气压治疗仪的辅助下能够避免血液凝结,从而改善凝血功能【18-20】。观察组患者1级肿胀百分比高于对照组,2级与3级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笔者认为,在快速康复护理下利用肢体运动的形式能够减少血液凝结,避免血栓的形成;气压治疗仪下通过持续性的充气、放气原理可以对下肢形成持续性压力,消除下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发挥强效的抗血凝、纤溶等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下肢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按摩肌肉的作用,积极预防血栓的形成。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原因在于,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不仅能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可以早期提升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让患者早期融入到社会,提升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能够预防下肢肿胀与深静脉血栓,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月娟,钟秀文,蓝惠萍.分析个性化功能锻炼方案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2):351-354.
[2]周文娟,洪小丽,周世然.快速康复护理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1):166-168.
[3]王红军,袁红梅,翟江波,等.结构化教育联合规范化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行弹性髓内钉术患儿术后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9):140-143.
[4]童瑞燕.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4):90-93.
[5]范培军,王志坚,仲涛.情景互动结合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受限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06):50-53.
[6]左秋娥,徐晓华.以护士主导的快速康复联合中药熏洗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453-454.
[7]郑晓兰.PDC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术后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04):724-727.
[8]龙灵,巫慧方.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5):176-177.
[9]梁广波,陈烈,余峻霖,等.屈膝固定联合CPM对股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5):34-36.
[10]陈白梅.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预防术后DVT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2):96-98.
[11]于小英,王博,耿壮丽,等.早期下肢康复训练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髋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8):3026-3027.
[12]乔红英,邬美霞.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无痛管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67+69.
[13]刘幼虹,刘天连,王在霞.“三位一体”无缝护理对股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3,36(05):134-136.
[14]孙忠锋,王翠芳,王昭君,等.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2):75-77.
[15]康芹,梁燕嫦,董家英.健商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日记对股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9):108-111.
[16]王庆阳.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SBP、DBP水平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07):1790-1792.
[17]向继林,诸源江,李曼,等.右美托咪定对股骨骨折模型大鼠疼痛因子及LRP5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2,26(02):88-93.
[18]胡晨笛,汤然钧,王倩,等.心理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术期疼痛、负性情绪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02):347-350.
[19]余晓艳.无痛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术期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7):165-166.
[20]白雪.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