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互联网+”模式下物理化学课程考核体系研究

李丽丽1 所艳华2 张微3 李金莲4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 本文提出全面化,互联网学习平台辅助的物理化学考核体系,全面地衡量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学生学习被动化的问题,并培养他们自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有限课时的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物理化学;考核体系
DOI:10.12721/ccn.2025.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它不是研究某一类或某一个化学反应,研究的是所有化学反应,对所有反应的能量换算和方向限度的判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判定性基础学科。在化学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而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更是从现象中提炼本质,进而去指导实践的有力方法。从物理化学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化学课程的考核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传统的考核形式无论在考试内容上和考试采用的方式上都远未达到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励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弊端显而易见。[1]

一、 传统物理化学教学考核方式的不足

(一) 学生预习不充分,缺少预习情况考核标准

在课前学生以《物理化学》为唯一的资料进行预习,经过高中教育的大量题海战术,与老师指导的早六晚十点的学习模式,很多学生养成各种学习计划依赖于老师的强调,很少有同学能够主动去探索更多信息,不能自主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并进行习题解答。学生误认为理论是考试,实践就是实验工作,二者脱节,将所学知识僵化,不知道如何应用,并设计解答过程,往往实验与理论知识脱节。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考核要求与评分标准模糊,学生轻视预习。

(二) 授课过程缺少有效激励考核标准

每节课学生人数达到60-90人,课中教师只能提问几名学生,无法全面考察每名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习惯将课后作业结果是否正确作为评价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使学生认为只要按时出勤、作业结果和其他同学一致、作业能按时上交,平时成绩也能唾手可得[2-3]。但是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讲得多,学生反应的少,并且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互动机制能够评价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 考核方式一纸化

由于目前课程改革,许多理论课程面临缩减的情况,就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已经由112学时变为96学时,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非常紧张,在课堂上合理的提问时间都被压缩,更不能做到平时课程的考核,导致平时成绩的占比非常小,通常平时成绩主要是以作业,考勤为主,这两方面都不具有监督作用,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以一纸化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弊端显而易见,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为了考试几天突击,学校效果很差,死背题,背死题的现象出现,使学生的平时学习积极性及探索性得不到激发。

综上所述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是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质量的保证。改革教学考核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二、 基于互联网+的“鞭策+激励”的物理化学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一)互联网已经分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现代化的大学生都可以自主的使用互联网。并且中国大学慕课,还有其他的教学资源,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展示了知识点的内容,所以在物理化学学习中也可以广泛引入互联网学习平台。例如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在慕课平台布置预习任务,布置思考题,通过慕课平台的学习监督作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给于一定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

(二)开放式考核的引入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将自己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引入到教学讨论环节,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去解答,并根据所讨论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例如在讲解胶体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金溶胶为什么可以十年不沉淀,但是泥浆放置几十分钟就可以沉降完全了,为什么晚霞是红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且可以有效的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遇到问题时,能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有力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

(三)考核需要全程化,不仅要注重期末考试成绩,更需要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的表现[4],在学时紧张的今天,可以相应的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堂考核的一些少量思考题,有效的节省教学时间,还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采取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查阅更多的文献,去了解课程的脉络,目前相关的前沿内容,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引导学生提升眼界,更能学生明白知识在于积累,前沿在于推动。

传统的考核方式在现代教学要求下,已经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更不能公平,全面衡量学习能力,无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反而滋长了学生考前“总攻”、敷衍过关的心态。通过对考核方式改革,全面考察并激励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建立逻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对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在课时减缩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起到积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考核标准,都应该建立在爱护学生,为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有好处的基础上[5]

参考文献:

[1] 利明,刘铮, 《物理化学》激励性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16,8,86-87

[2] 谢湘云,古丽巴哈尔·卡吾力,陈春丽,等.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新疆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实践[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5):728-732.

[3] 王建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模式初探 [J].教育现代 化 ,2018(15):144-145.

[4] 高盘良.基础课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5):13-14.

[5] 文瑾,胡传跃,陈占军,等基于过程考核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 山东化工,2017,46(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