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能力是评价学生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和创新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 在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打破传统的高中英语教育模式,让学生更有激情和积极性,高中英语教育需要多元化。现阶段,很多教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缺少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根据教材和教材的内容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缺少对于阅读语篇的深度解读,课堂阅读活动没有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而缺少对课文语篇的详细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单一,学生学习比较枯燥,缺少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少必要的英语阅读和学习能力。部分教师还坚持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通过阅读讲解阅读,缺少对学生阅读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落实于学习活动中。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提高学习效率,影响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汉语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受汉语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阅读,不但需要对于阅读文本内容的解读,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是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但很多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都只是停留于对于文字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简单解读,更有一些阅读的教与学还停留在课文翻译。这些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阻碍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为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从情境入手,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英语阅读教学,在备课时教师需要对阅读情境和学习活动精心设计,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教师需要从文本分析入手,加强对教材和阅读语篇的研究。只有充分挖掘阅读语篇的主题意义,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活动,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学习情境的创设只有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具创造性的思维空间。
(二)为进一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思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中,要有对语篇结构、内容的梳理和提取和语言知识的学习理解活动,更要有阅读后对于语篇深层内容的思索,同时联系生活和自己,对于阅读语篇主题的认识和思考的迁移创新活动。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创新思维。英语教学中要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对语篇内容理解和语言学习进行反馈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例如,在北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二Unit4 Lesson3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后,设计了如下的两个活动:(1)学生观看这个片段的视频,然后学生根据视频和学习到的语言,进行配音;(2)小组活动,分角色表演憨豆先生在餐厅用餐的片段。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学习的语言和获取的信息进行表达,又让学生应用知识经验进行创作,是语言实践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活动。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利用“问题”开展教学。阅读并不是简单的文本浏览,而是阅读中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设、临时提问、追问和学生提问等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显性内容和隐形内容的理解,对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学习、理解、分析和思考。例如,在选择性必修一Unit1 Peer Pressure教学中,引入新课时提出如下的问题:(1) What problem in your social life you think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overcome and why?, (2) Who you turn to for help when you face the problem?。在梳理课文结构和提取信息时,提出(1) Why can peer pressure affect teenagers? (2) What suggestions does the writer give to avoid peer pressure?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内容。再次阅读时,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1) 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e text? (2)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类型,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的迁移创新活动,问题为(1)What attitude does the writer have towards peer pressure? How do you know? (2)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the writer's suggestions on how to avoid peer pressure? 学生更深入去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整个教学中,从问题入手,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让学生产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理解、分析、思考和表达,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获得创新的乐趣。
(二)促进学生过渡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过渡性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另一种思维方式,是指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包含的内容以及与作者在另一个空间使用的思维方式相似或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利用所学的外语知识辅助理解和表达,让学生的思维在空间交际过程中拓展问题思维的空间,拓展思维的领域,丰富思维的内容。例如,在选择性必修二Unit 5 Lesson 1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Why was the teaching of the four words so important?(2)In what way are you enlightened?,深入思考作者的观点和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同时结合对于课文主题意义的认识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创新思维。
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语篇,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落实于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丁晓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