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刘艳芳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光明路小学教育集团 467000

摘要: 义务教育的开端在小学,小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深远,开展好小学教学是学生今后发展、后续继续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语文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学习阶段尤为重要。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抓住时代契机,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充分调动一切有利资源要素,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积极探索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双减;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前,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者都重视减负增效。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尽管有一些复杂的社会因素,然而就教育内部来讲,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减负增效的关键措施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较低的原因进行深入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减负增效的基本内涵和实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因为重视应试教育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存在着很强的应试教育思维,尤其是非常注重课堂的进度以及教学任务、学生学业成绩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表现不甚理想。此外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和智力局限性使得小学生难以理解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只将重点放在例如生词读法等基础知识上。因此教师会忽视对很多知识的讲解,例如生字的意义和用法的讲解,另外老师也不注重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释。这体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忽视对整体效果的把握。

(二)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丰富化,教师还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以及独特性,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和趋同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可以采用个性化指导和分层教学,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从课堂导入入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的环节多种多样,课堂导入是其中一项。作为整个课堂的开头,导入效果会明显影响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和接受成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导入,并在下一环节做好衔接。比如,在讲授《观潮》这篇文章时,在钱塘江大潮来临之时,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大潮壮观绝美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设备对课堂内容进行导入。备课的前期,也可从网上收集大量的观潮视频,并把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导入课件中,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在正式上课时,先借助视频对课程进行导入,将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分解,利用准备充分的教学素材进行授课。这样会让小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情景导入,先入为主,充分发挥想象力。待视频播放完后,在学生的脑海里会自我形成一幅钱塘江大潮的画面,有代入感。在学生还沉浸在大潮的壮阔景象中,我们可以就《观潮》这篇课文对教学进行铺展。既解决学生面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抵触心理,更能从教学策略上进行升华。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已有兴趣,对学习该篇课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于后续的课堂教学中。相对来说,这种课程导入的方法可以使得教学效果更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所提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我们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观能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现今的关注热点。在此,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要求更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知识内容讲授并适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我提升,自主性学习小学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猫》这篇文章时,可以利用机会引导学习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开展时,教师不急于对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利用课堂的时间,明确学习文章的目的,探讨文章的主要内容,将课堂给予学生发挥。这种开放而又可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

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的具体教学中发现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能够快速的理解教学内容并跟上教学部分,但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因为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而需要教师反复的讲解和学生不断地练习才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因此我在工作中就会将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布置不同的作业,基础薄弱的学生的作业偏向基础巩固,基础扎实的学生的作业则更具有创新性。此外外还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上,能够更加的及时有效反映出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表现尽量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例如线上聊天,在给家长不增加过多负担的前提下向家长沟通和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并与家长达成促进学生进步的家校联动的共识。

(四)优化作业设计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增效减负的意思是将传统繁复的作业形式尽可能的进行创新优化,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保证学生不会增加太多负担又能够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应当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布置课后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一部分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字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书写,根据大家的掌握情况,减少作业,这样就能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效果。在课后作业的完成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导下完成作业。教师要尽量精简学生的课后作业,增加针对性,减少不必要作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在教材内容不变、政策有所变化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材当前的版本在文章的内容和文章数量上都是相应变多的。减负不减质,小学语文教师在“政策变动,教材不减”的形式下,更应主动探究多形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政策,与时俱进,更新思维方式,教学策略多样化,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陈琼.减负增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课外语文,2021(27):44-46.

[2]贾锋全.话说老师减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24):22